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荷塘乡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概况信息 > 本级政府(部门)介绍

难 忘 的 记 忆——景德镇昌江区荷塘乡革命斗争史回顾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H22000/2013-01943 发布时间: 2021-04-20

农民协会与农民运动

1926年2月,景德镇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1927年5月,成立中共景德镇市委。从此景德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

1930年7月6日,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率领的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的支援下,景德镇的工人群众举行了武装暴动,第一次建立了市、县苏维埃政权。毛泽东对红军打下景德镇评价说:“景德镇是四大名镇之一,打下它影响大着哩!”。

荷塘地处鄱(阳)、乐(平)、浮(梁)三县交界处,由于地近景德镇,因而荷塘的革命斗争形势深受景德镇地区的影响。1930年8月起,7个农村苏维埃政权组织——农民协会陆续在荷塘建立。农民协会建在大一点的村庄,协会下成立先锋队、赤卫队。农民协会设主席、副主席、秘书、女乡司、先锋队队长、赤卫队队长等职位。

1930年8月初,荷塘童坊村的童良发得知邹文才同志在鱼山任了苏维埃政府乡主席的消息后,邀集本村的童德林、童松洲、童启庙、童维林、同维柱、童启中、童启仁等八人来到邹文才家里了解农民协会组织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后,到鱼山乡政府找到当时的党代表毕汉卿。毕汉卿对他们讲解了许多革命道理,并送给他们一本有关农民协会的书。回来后,他们认真学习革命理论,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信念。当月上旬,他们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杀了一头猪,集体宣誓,宣布童坊村农民协会成立。会上民主推选童启庙为主席,童良发为副主席兼秘书,谭火娥、朱金兰为正副女乡司,童德林为先锋队队长、童贵保为副队长,童其冰任保管员。会议决定村里一切权力归农会。同年9月,仓下、殊源坞、荷塘坞、大济岭、横柏山、陈湾等村先后成立了农民协会。从此,荷塘农民革命运到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农民协会成立后,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斗争。在仓下,斗争了大地主程红林,没收他家财产。此后,为配合鱼山农会攻打皇岗,荷塘农民协会发动组织近千人的队伍,手持梭标、土铳、长矛大刀参加了战斗。陈湾农会组织了几百人的队伍攻打国民党保安团在鱼山的炮楼,攻打了国民党政府的礼城乡、徐坊乡。

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逼得地主资产阶级、土豪劣绅狗急跳墙,便勾结国民党政府向革命运动进行疯狂反扑。国民党保安团在荷塘建立多处工事,在童坊村后的来龙山上建筑碉堡一座,派四五个人把守(现遗址仍存)。面对敌强我弱,荷塘人民奋勇抵抗,浴血奋战,党代表毕汉卿、农会干部童贵保、张三怀、刘明灯、陈重一、程南柏、程慕泉等为革命先后光荣牺牲。特别是童贵保同志,被敌人抓到大地主程红林坟前杀害后,开膛剖腹,将他的头颅砍下悬挂在童坊村前的白果树上示众数日,锈迹斑斑的铁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仍可见到。

方志敏来荷塘

1930年9月,荷塘陈湾村的农民陈克璜、张远太到景德镇里村与革命人士接触,回来后成立陈湾农民协会,领导陈湾、刘家、百叶、陈家岭、马嘴坞等14个大小山村农民运动。农民协会推选陈克璜为主席、张远太为副主席。陈湾农会成立不久,方志敏同志骑着马,带着两个随从来到陈湾,组织召开农民协会干部会议。会上方志敏鼓励大家说:“同志们,不要怕,团结起来闹革命,打倒土豪劣绅,以后我们会过上好日子的。”由于敌人的跟踪搜查很紧,方志敏没有来得及到更多的地方视察,半个小时后便离开了陈湾。方志敏来荷塘指导革命时间虽短,却给荷塘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三年游击队战争

1930年11月至1934年10月,国民党调集重兵先后对中央苏区进行五次围剿。

1933年,经闽浙赣省委批准建立乐北县委。同年5月,乐北县委独立营组建了乐北县游击队。

1934年秋,国民党调集55师、45师、63师、16师等数万兵力向江西景德镇、浮梁、婺源、乐平、鄱阳等地山区进行围剿,实施惨无人道的“三光”(山上的房子烧光、财产抢光、村民赶光)和“两个不准”(不准送粮食上山、不准送食盐上山)的政策,企图将革命的火种扑灭。革命遭到反扑,陷入低潮。1935年3月,乐北县委根据省委指示,为保存实力,避免与敌消耗,革命运动由公开转入秘密,开展游击活动。县委书记黄银旺作出决定,由县团委书记邵牛发带队转战鄱阳县钵钵尖(今鱼山郭璞峰一带)开展工作。邵牛发带领罗世民、张源、汪久彬等五人,共三支枪,来到山高林密的荷塘老鸭窝建立了第一个游击点。之后,乐北县委又派来一名外号叫“干不死”的勤务兵,一共六人,组成一个班,汪久彬任班长。从此,他们在荷塘发动群众,组成乐北游击队,以牛角岭、陈家岭、豪猪垄、李家山、何树洼等山头据点,在浮梁寿安、乐平科山、鄱阳鱼山、荷塘等地区开展了三年游击活动。当时,汪久彬为游击队队长,罗世民负责组织发展工作,李良发负责宣传工作。

1935年腊月,乐北游击队调入浮(梁)乐(平)婺(源)中心县独立营,改编后的乐北游击队属浮乐婺中心县委领导。武器大多从敌人那里缴来。罗世民、李良发为荷塘、科山、寿安三地区总负责人。同年年底,乐北游击队在荷塘仓下打死大土豪刘明寿,火烧荷塘坞大地主胡开(鄱阳鱼山荷塘地区四大财主之一)的房子。

1936年正月,乐北游击队在浮乐婺中心县委调集的武装力量配合下,共一千多人,攻打国民党乐平旗德区公所,缴获枪支四十多支和许多弹药。返回荷塘时,乐北游击队在陈湾攻打了反动组织黄道会,放火烧了大土豪陈重裘的房子。之后游击队回牛角岭、豪猪垄、陈家岭休整。他们白天学习训练,晚上发动群众,发展壮大游击队。

1936年3月,乐北游击队准备开往苏区,因国民党已封锁了长江,未能去成。遂转战浮梁大游山、乐平历居山、吴家街等地。

1936年5月的一个夜晚,游击队组织和领导者之一的罗世民来到荷塘罗源坞进行秘密发动群众工作。驻扎在荷塘大济岭的国民党16师得知消息后,派一名姓肖的连长带兵赶到罗源坞重兵围困,激战中罗世民壮烈牺牲。当年的农会主席、赤卫队队长危南斗不顾个人安危,将罗世民的尸体掩埋起来。两天后,国民党士兵又将罗世民的尸体挖起来,把他的头砍下来送往乐平。

游击队员陈思炎同志被抓后,不惧敌人严刑拷打,直至被活活折磨致死。

1936年10月上旬,杨贵良、范伍相带领乐北游击队80余人来到鄱阳,与邵牛发部会和,遭遇国民党军队,失利后转战婺源县。1937年4月,游击队配合攻打乐平鸣山,激战二十多天,再次失利。乐北游击队余部后来编入浮乐婺中心县委独立营。自此,创建于荷塘深山密林之中的乐北游击队三年多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结束。

白果树下缅忠魂

1960年,为缅怀革命先烈,荷塘人民在荷塘乡童坊村北建立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重要创始人、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同志亲笔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987年荷塘被认定为革命老区,10人载入革命烈士英名录。同年5月,荷塘革命烈士纪念塔被列为昌江区人民政府保护单位。

1996年,荷塘乡政府对曾经悬挂过革命者头颅的白果树进行保护,并列为革命文物。

2006年,荷塘革命烈士纪念塔被列为昌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被列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2011年11月,荷塘乡党委政府提出“文化荷塘、生态荷塘、宜居荷塘、幸福荷塘”的创建目标。为挖掘和保护荷塘红色文化,筹建“荷塘红色记忆展馆”。

(据1987年荷塘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革命运动和三年游击战争活动调查材料》及其他材料整理)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