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荷塘乡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工作计划

荷塘乡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1-11985 发布时间: 2020-12-10

根据要求,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0工作总结

(一)坚持红色党建引领

一是聚焦理论学习。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学习,我乡组织开展了12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学习教材,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让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夯实党建基础坚持党管武装,积极开展征兵工作,选送4名优秀青年参军入伍;坚持党管人才,通过政策引才、外出引才和就地引人等人才引进机制,不断拓宽农村人才引进渠道狠抓党员管理,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程序和标准,发展新党员5名,预备党员转正2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名;积极做好“红色名村”申报工作;完善童坊村、山门村、杨湾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

三是党建引领三化。“三化”建设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我乡始终秉持“两心”理念,精心谋划、精准发力,充分利用红色、农垦资源,打造特色党群服务中心。

是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制,党委始终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切实做到明责、履责、督责、问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责任制考核纳入一票否决制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违纪必究。

(二)稳就业抓招商稳投资。一是聚焦劳动就业。作为劳动力输出型农业乡,我乡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户等重点群体,主动对接企业,提高农民就业率,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引导重点人群找准职业定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二是抓招商稳投资。在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我乡竭力抓招商稳投资,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11.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280万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额67000万元。三是壮大集体经济。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采取党建+合作社的模式,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监督小组,以帮扶资金为基本股金,4个村均摆脱了“空壳村”的帽子。

)推动旅游事业发展。一是大力弘扬本土文化。不断完善廉文化教育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农垦旧址进行改造,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大力宣传本地红色文化,弘扬农垦精神,讲好荷塘故事,让“荷塘精神”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引领。二是完善旅游设施。完善了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厕所,新建了大型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了户外活动基地和荒野部落农业体验区,对沿线主干道进行了美化,2AA级旅游厕所正在升级改造中。三是推动项目申报。以创建4A级乡村旅游点为契机,与专业的团队进行合作,进行全域规划,申报了大旗岭古道项目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区委党校教育培训中心改建和农垦旧址改造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民生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全乡190户,213人享受城镇低保,全年发放低保金131万元,全年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3.5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9.8万元,在各项节日对贫困人员进行走访慰问二是公益性公墓成效良好。我乡始终秉承绿色安葬,生态安葬的宗旨,投入资金65余万元在仓下村及童坊村建设两处公益性公墓,并投入相关资金对公墓周边进行清理和完善基础设施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乡农垦职工养老金全年发放3212.04万元,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1014人,占全乡人口20%让村民老有所保今年建造颐养之家1所,把“党建+颐养之家”这项惠民工程中心工作来抓,村民老有所养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5%较上年增长0.5%,全年累计报销金50.6万元让村民老有所医做实做细走访慰问工作,在建党99周年之际,走访慰问60周年党龄老党员,带去荣誉和温暖。

)乡村面貌显著改善。一是新农村建设高质开展。我乡新增新农村建设点8个,其中,童坊村5个省级建设点,山门村1个省级建设点,茶山村2个自建点,所有建设点全部如期完工,工程建设得到了市、区的高度认可。二是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我乡通过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做好了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95%以上;因地制宜,狠抓绿化工作,通过农户房前屋后绿化、荒山绿化、休闲步道、村内停车场、文化长廊、河道护栏的建设,各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2020年度,我乡荣获全国卫生乡镇称号,张星、丁晓琴等家庭被评为昌江区“清洁家庭”称号。三是“双创双修”成果显著。根据“双创双修”要求,我乡认真做好了各项工作,及时举一反三,落实整改要求,共处理督办单16份,累计处理问题近200条;根据今年创4A级乡村旅游点、改善人居环境、区委党校教学、文化站建设、“双创”氛围打造等需要,共实施“双创”项目9个,共投入资金800余万元,所有项目均按计划实施,为文明城市创建和卫生城市创建贡献了荷塘力量。

)基础设施不断巩固。一是道路硬化及路灯安装。投入近100万元对杨湾村委会约2千米的主道和支道进行了硬化,童坊村委会投入4万元对庄前文化广场进行硬化,硬化面积约为120平方米;4个村委会累计安装路灯425个,投入资金约150万元。二是乡政府投入150万元对童坊中心村开展了自然水品质提升工程,污水管网工程也在建设中。三是水毁设施建设。杨湾村委会争取约800万元的项目资金开展山溪水防洪沟治理项目,山门村投入60万元对水毁护坡进行修理。

社会治理扎实有力。一是扫黑除恶保安定。全力开展线索摸排、收集民意、宣传发动工作,实现社会治理网格化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无缝对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开展;国有资产清理工作稳步推进,共接到各类线索问题共30余条,经核实确定有28条,通过宣传教育主动清理15条,结案了12条,还存在3条线索。二是应急管理有条不紊。扎实开展森林防火、防汛和救灾工作,始终把防火、防汛、救灾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在森林火灾易发期、汛期等重点时段深入重点区蹲点督查、排除隐患,全乡未发生一起重大森林火灾,汛期未倒一库一坝,尤其是洪灾期间,保障好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信访调解得当到位。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信访维稳工作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多措并举全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认真做好案件查办工作,全年受理信访案件40起,办结22件。

)疫情防控稳而有力。一是宣传引导全覆盖。通过横幅、宣传单、乡村小喇叭、党员先锋车等多形式引导群众科学防疫,关闭聚众场所20余处,取消农村聚会60余场,持续做好疫情期间先进事迹和个人的报道;发动党员干部捐款16860元,发动群众及社会人士捐款18478元,累计收到捐赠物资10余次,价值约8000元。二是联防联控零失守。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广泛动员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联防联控、群防群治,设置服务点8处,排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615人,登记追踪乡内企业外来复工人员238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零失守。三是复工复产有效率。严格按照市、区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从严、从实、从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部门密切联动,对乡内企业进行复工指导,严格防范无症状感染,确保企业正常有序复产复工,积极引导群众合理安排春耕生产。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缺乏整体建设规划。目前,荷塘乡虽然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和文化特色优势,但农业产业规模不大,旅游景点分布较散,全乡缺乏支柱性产业,交通不便,给产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迫切的需要道路建设和全乡进行整体规划。

(二)旅游品牌不够响亮。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需要拓宽,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加速前进;同旅游发达地区相比,荷塘乡存在宣传手段不够灵活,运用新媒体能力不够,导致荷塘的吸引力不够,游客对荷塘的认识不够全面。

(三)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经济增长速度缓慢;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成为制约村级各项事业发展和村民走向致富的一大阻力。

(四)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基础设施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还不足,农村饮水、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2021年工作部署

2021年,荷塘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十四五”规划,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区委的“建设魅力昌江、做靓瓷都门户,在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中实现新跨越”战略部署,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好本乡的“十四五”规划,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委书记抓党建责任制,不断提高自身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二)做好全域规划。从产业提升入手,合理布局生态农业产业,做好全乡的整体规划,谋求全乡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着力构建“一村一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乡村经济。

(三)发展生态旅游。继续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做好4A级乡村旅游点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原生态优势和环境优势,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乡村振兴产业,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荷塘的旅游品牌。

(四)提升民生福祉水平。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便民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亮化、美化、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五)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做好战备公路建设,对各村村内道路进行拓宽,加快农田水利、物流、信息网络、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瓶颈。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