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丽阳镇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概况信息 > 本级政府(部门)介绍

丽阳镇基本情况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3-33197 发布时间: 2025-05-07

丽阳镇基本情况

景德镇昌江区丽阳镇地处景德镇市西部边缘,与鄱阳县凰岗镇、金盘岭镇、浮梁县洪源镇、昌江区鲇鱼山镇接壤,面积113平方公里,10个行政村,1个社区。丽阳镇下辖丽阳、丰田、江联、芦源、山田、联村、枫林、余家、洪家、港南10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山林6.9万亩,耕地2.8万亩,人口2.05万。镇政府驻黄牛山,距区政府15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及其他产业为辅的农业乡镇。全镇有党支部19个,其中行政村党支部10个,社区党支部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6个,“两新”党支部1个,流动党支部1个,共有中共党员565名。先后荣获 “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卫生乡镇”、“第九届景德镇市文明村镇”、“2022年昌江区高质量考核综合第一名”、“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等荣誉。

一、历史沿革

丽阳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属楚国东南境;秦属九江郡番县;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三国时为吴地;东晋设昌南镇,后易名“新平”辖于江州,丽阳属之;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新平”更名“浮梁”,丽阳属之。丽阳古为鄱阳县丽阳镇,是古饶州著名市镇之一。1949年属鱼山乡、义阳乡;1958年改属鲇鱼山公社;1983年随鱼山划入景德镇昌江区;1987年从鲇鱼山镇析出改置丽阳乡;2014年1月6日撤乡设镇复置丽阳镇。

二、自然资源

丽阳镇自然资源丰富,阡陌流金,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昌江河从丽阳镇南部穿境而过,河中渔业资源、沙石资源丰富。全镇有耕地1.8万亩,林地6.9万亩,其中湿地松林地3.9万亩。全镇优质稻种植面积保持在2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5%,可开发的水域面积0.9万亩,已开发0.3万亩,还有丰富的河沙、沙金、瓷矿石、鹅卵石、红黏土、松脂油、原木等资源。

三、旅游资源

丽阳镇风光旖旎,山川竞秀。丽阳古镇附近有“古寺松风”、“荒祠藓石”、“ 璞阜晴云”、“浮洲山色”、“石梁夜月”、“野渡横舟”、“江城晚照”、“谯楼暮角”、“义井寒泉”、“石口滩声”十景之传说,还有古街、寺山风景区、判官桥、古窑、神仙桥之景点;西部有郁郁葱葱的万亩湿地松林;镇北有碧波荡漾的月亮湖,山中有水,水中有山,蓝天碧水交相辉映,泛舟湖上,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受,令人心旷神怡。

丽阳镇昌江沿岸原生态植被非常美丽,涟漪的江水碧清见底,原始森林覆盖着江中四个洲的周围。江边的山林映托于江水的波影之中,让游人流连忘返。漫步于幽静的寺山脚下,农庄小草丛生的泥泞路上,可以充分感受到清新的草香弥漫于被古树笼罩的古建筑周围,那古朴的民宅犹如纯朴的居民脸上灿烂的笑容,在阳光的照耀下,遥望着昌江上来往的帆舟。

月亮湖(山田水库)地处景德镇市西城区,距新建的206国道及景鹰高速、南环高速1~1.5公里,风景区交通便利。库区资源丰富,水库总库容为1980万立方米,集水面积7.68平方公里;周边山林面积11000多亩,其中天然林7600亩,人工林3400余亩,湖畔水田2100亩,旱地500亩。库区水面开阔,水面面积达到2050亩,库区水面直线长度为4000多米, 湖区宽度320米~520米, 水深2~6米, 适宜皮划艇、摩托艇、滑水等水上体育运动。

2017年,结合全市城乡环境大整治,区政府利用财政局废弃鱼塘和楼房在美丽的月亮湖畔改建成张五常收藏艺术陈列馆。张五常先生,著名经济学家,1935年生于香港。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求学,8年后获博士学位。张五常收藏艺术陈列馆,作为一个张五常先生捐赠的陶瓷艺术馆,在景德镇的艺术银河中无疑是最特别的一颗星星。为了进一步阐释张五常收藏艺术陈列馆的主题,丰富展厅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进馆马路外的园林设计整改面积为2500㎡。其中张五常收藏艺术陈列馆整体占地面积为470㎡,一层面积为430㎡,二层面积为400㎡,造就舒适宽敞的展馆空间,带给人们美好的观赏感受。

丽阳古窑遗址位于丽阳镇丽阳村的瓷器山和碓臼山上,毗邻丽阳中学,东距丽阳镇政府驻地黄牛山约3公里,昌江河自东向西从窑址南面不远流过,注入鄱阳湖,遗址南面为皖赣铁路,东面约4公里为206国道和济广高速。两座窑址分别地处昌江北岸低矮碓臼山南侧和瓷器山西坡,两山唇齿相依。东面为碓臼山,西北侧为瓷器山。碓臼山元代龙窑顺坡而建,北南走向,北高南低,南距昌江约50米,东西两侧约20米,有居民房屋。北面是山坡,为本地居民的祖坟山。瓷器山明代葫芦窑依山势东西走向,东高西低,南距昌江约300米,北东两侧为丘陵,西南为农田。2005年7月,由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景德镇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丽阳古窑遗址历时三个多月的发掘,发掘出的元代龙窑和明代早期的葫芦形窑震惊了考古界,具有非常高的考古价值,被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文物报》作为重大新闻向国内外报导。“先有丽阳镇,后有景德镇”这一传说在景德镇范围内家喻户晓,丽阳宋时为重要陶瓷产地,拥有18座瓷窑,现尚存窑址多处,内藏大量瓷器实物。元末,陈友谅、于光率部队驻扎于丽阳寺山及街下,至今古城遗址清晰可辨。革命先烈方志敏曾多次秘密来到丽阳指挥革命斗争,留下了“两条半枪闹革命”的佳话。

丽阳古镇除古窑外,还有古街、古桥。古街呈一字型,街宽约五六米,街面原来由麻条石铺成,留有深深的车辙印,两边店铺栉比。以古街为中心,镇上的居民通过一条条窄小的里弄相连,错落有致地分布开来。入街和出街口都临着河港,河港上都架有古石桥,连接着周边大小村庄。东边古桥叫种德桥,为三拱石桥,路通景德镇、鱼山镇和乐平;西面古桥称判官桥,为独拱石桥,是通往古田、凰岗镇和金盘岭合录方向的必经之桥。两座古桥地势很低,河床稍一抬高,两桥便会被淹,严重影响来往交通,于是政府便又在两桥附近架起更高的桥梁,方便交通往来。

四、基础设施

丽阳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距市中心16公里,距皖赣铁路4.2公里,新206国道、生态路距镇政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足1公里,景鹰高速穿境而过,在境内长达13公里,景德镇南出口就设在丽阳镇境内,浩浩昌江流经丽阳,通鄱阳湖直达长江。鱼丽工业园区座落在丽阳镇域,有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建材等企业40余家。全镇所有自然村公路全部硬化,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信覆盖全镇。文化、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基本齐全。

丽阳镇高标农田改造于2020年在丽阳村古田开始试点,2020年古田改造1147.53亩,2021年高标共改造9947.7亩,其中丽阳村3300.5亩,芦源村1841.5亩,山田村2581.2亩,余家村2224.5亩,2022年高标共改造10735.21亩,其中江联村2284.88亩,丰田村4676.21亩,联村3774.12亩,2020年至2022年共改造21830.44亩。

五、经济发展

1987年建乡以来,勤劳淳朴的丽阳人民按照“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振兴丽阳、奔向小康”的指导思想,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符合丽阳实际的发展道路。现有砂石建材、机械制造、医药化工、水稻种植等主导产业。其中枫林的蔬菜水稻、芦源的蛇类养殖、丽阳的砂石建材、洪家的甘蔗种植远近闻名,基本上每个行政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可谓“一村一品”。

在工业发展上,丽阳镇依托206国道和鱼丽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已成功引进富祥药业、百年水业、宏亿电子、赣新机械、龙力钢构、景常混凝土等企业,个体零星服装加工等小微企业遍布全镇。2022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7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 19560元,随着景德镇“城市西移、工业南聚”战略的实施,依托地缘优势,丽阳镇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承接景德镇市西部区域中心集镇。

六、产业发展

我镇依托本地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2021年开始建设丽阳镇农副产品研学基地,以塑造“古镇丽阳”品牌为目标,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发展路径,围绕“土”,突出“特”,形成农副产品的一二三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和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进程。另我镇规划及实施打造丽阳镇农副产品销售和电商平台项目,通过租赁景德镇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层高9米、近200平方米商铺,经规划后打造成集展示、销售、直播于一体的平台,一楼设有标准化选品和样品展示,通过线下展厅展示产品,二楼设有专业会议厅、直播、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展销中心农副产品种类已达到十几种,有我镇精炼茶油、碱水耙、红薯粉等特色农副产品,同时还覆盖我镇周边乡镇的农副产品以及区国资公司的特色茶叶。

随着城市西移的发展战略,丽阳镇抓住机遇,主动对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目前我镇正在推进昌江区先进陶瓷产业园项目,该项目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丽阳镇政府南侧,毗邻G35高速和G206国道,距离景德镇南收费站5分钟,距离乐平北站(高铁)17分钟,距离罗家机场30分钟车程,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标识性强,升值潜力巨大。项目总占地面积276亩,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9亿元。主要建筑内容包含企业孵化中心,标准厂房标准层面积有300-3000平方米等多种业态组织,有连体式,独立式。可分层,分栋切割,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着力打造成一个集先进陶瓷材料研究、先进陶瓷制造、先进陶瓷机械、先进陶瓷技术开发于一体的先进陶瓷产业集群,产业园以先进陶瓷、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提供近千就业岗位,极大提升昌江区社会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