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前冲!昌江航道提升工程持续刷新“进度条”
春日的昌江河畔,机械轰鸣,施工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记者近日深入昌江航道提升工程施工现场,实地探访这一重点项目的最新进展。
昌江航道提升工程是交通运输部《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在江西省“两横一纵四支”内河航道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项目起于上饶市鄱阳县姚公渡,终于景德镇市吕蒙大桥(方家排码头),概算总投资37.61亿元,自2024年10月开工,预计2028 年底建成。
“项目施工难点突出,概括起来就是‘长、多、高、大’。” 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77公里的建设线路长,沿线生态敏感点多,环保要求极高,多专业交叉施工也带来诸多挑战。同时,昌江汛期水位涨落,度汛压力巨大。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项目建设仍然稳步推进。记者在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枢纽工程一期围堰已基本完工,船闸基础全面完工。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后续作业。“目前,围堰土石方填筑约65万方完成一期总量80%;基坑及路基土石方开挖约32万方完成一期开挖总量 70%。”施工人员指着现场忙碌的机械设备说道。混凝土浇筑约11万方,钢筋加工约4100吨,已完成总工程量30%;金属结构方面,上闸首人字门制造完成50%,浮式系船柱埋件全部制造完毕。
产值完成情况同样亮眼。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5.45亿元,占总投资的41%。作为控制性工程的丽阳枢纽,备受瞩目。其正常蓄水位19.5米,船闸闸室尺度为190米×30米×5.2米 ,设计代表船型为2000吨级货船,兼顾3000吨级船型。预计到2035年,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达1516万吨,2050年将提升至2015万吨。
“项目建成后,千吨级船舶可从长江经鄱阳湖直达景德镇。”谈及未来,现场工程师充满期待,“这将为赣东北内河航运复兴按下‘加速键’,极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工程的持续推进,一幅赣东北水运繁荣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