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财政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

昌江区财政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 2021年工作打算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1-33267 发布时间: 2021-02-23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感染疫情,给财政增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坚定不移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对全财税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坚守“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工作底线不断加大组织收入力度,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发展民生事业,大力深化财政改革,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促进了全财政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2020年财政收支计划

202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目标数为18.52亿元,比2019年执行数增长2%左右,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期目标6.45亿元,比2019年执行数增长0.5%左右。

二、2020年以来工作完成情况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今年以来,受新冠感染疫情及汛情的叠加影响,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使得我们组织收入的任务更加艰巨。但在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全年收入目标,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加强收入运行分析,努力挖掘增收潜力,提高征管效率,确保做到应收尽收。2020年1-10月份,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6320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8.12%,同比增收2043万元,增长1.3%。其中: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98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4.55%,同比增收7204万元,增长13.4%。

分征收部门完成情况:税务部门完成129768万元,同比减收3878万元,下降2.9%;财政部门完成33432万元,同比增收5920万元,增长21.5%。

(二)全力保障重点支出。今年1-10月份,面对新冠感染疫情及汛情的叠加影响,我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六稳”“六保”方面的工作部署,全力兜牢底线,着力优化结构,合理安排支出,全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六稳”“六保”资金保障和财政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一是优化支出保障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为底线,注重民生保障兜底,不断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快财政支出进度。2020年1-10月份,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6519万元,同比增长2.9%。其中,财政支出重点主要向民生倾斜,与民生相关支出达11054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62%,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调结构、惠民生”的支柱作用。二是确保工资正常发放。今年以来,尽管我区财政十分困难,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确保了全区工资正常发放,财政没有拖欠工资。三是强化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力度。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态势,我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不断加大全区疫情防控经费投入力度,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截至目前,区财政共拨付疫情防控资金1359万元(其中拨付中央资金237万元、省级资金20万元、市级资金20万元、区本级财政安排资金1082万元);安排抗疫特别国债300万元,用于新冠感染疫情防控需要。四是投入资金支持防汛救灾。面对今年我区防汛救灾的严峻形势,我区及时拨付上级有关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045万元,拨付本级抗洪防汛救灾资金145万元,用于保障我区防汛工作需要及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五是优先发展教育。截至10月底,全区教育支出17704万元,尤其是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全力筹措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了乡镇教师的乡镇补贴和边远津贴,有效落实我区义务教育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水平。按照小学600元/生·年、初中800元/生·年的标准足额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确保了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

(三)积极向上争取支持。今年受新冠感染疫情和汛情叠加影响,给我们财政增收带来极大的压力。为切实保障基层“三保”及重点支出需求,我们密切关注财政资金投向方向,积极向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尽可能减轻本级财政压力。截至目前,上级共安排我区新增债券资金1.64亿元,有力保障了重点支出需求。同时,为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我区共收到上级直达转移支付及抗疫特别国债指标共计49304.24万元,其中:正常转移支付资金2479万元,特殊转移支付资金9039.04万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5643万元,参照直达资金32143.2万元。这些资金均按照直达资金预算管理有关要求,直达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直接惠企利民。

尤其是面对今年超历史性洪水影响,通过我们向上积极汇报受灾情况,上级财政部门在分配我区救灾及灾后重建资金方面给予了倾斜,下达的我区灾后恢复重建财力补助资金3576万元。

(四)持续深化财政改革。一是强化预算约束。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公开。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将部门预算全部放在政府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充分发挥全公务消费一体化监管平台作用,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运行成本。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实现了对全各部门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全程留痕、阳光运行”的全程监督。截至10月底,我“三公”经费支出为233.0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4.75%。投资评审力度持续加大截至目前我们已对28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评审,送审金额11162.38万元,审定金额10566.33万元,审减资金596.05万,审减率为5.3%。通过评审,有效规范了政府投资行为,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政府采购更加规范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建设大局,全方位拓展政府采购范围,着力培育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市场环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全力做好区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服务。截至目前,政府采购共受理零散采购658次,累计金额4321.3万元;受理招标项目59项,预算金额15109.8万元,实际金额14781.8万元,节约资金328万元,节约率为2.17%。

(五)财政管理更加精细。全面深化惠农补贴“一卡通”资金发放。为确保全农户实实在在享受到惠农政策的红利,我局进一步完善了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方式,截至10月底,我区通过“一卡通”共发放各种惠农补贴资金4234.22万元,保证了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受惠对象手中。二是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大力构建“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硬约束机制,将各级政府收支、部门和单位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紧紧围绕财政收入监督、支出监督、会计监督和内部监督“四条主线”,认真开展2020年长江流域禁捕财政补助资金专项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实有账户资金监督核查等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不走形式不打折扣,细化责任确保检查成效。

(六)全力服务社会发展。是加大投入巩固脱贫成果。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截至目前,我局共拨付专项扶贫资金1601.4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56万元、省级资金489万元,市级资金275.07万元、区本级资金481.34万元),资金拨付率达100%,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了资金保障。同时,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大力推行资金函告制、限时办结制、定期通报制等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局领导带领扶贫工作组平均每月2次进村调研推动脱贫,并安排17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坚持每月走访2次,通过赠送慰问物品和慰问金等,全力改善结对贫困户的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二是强化企业融资供给。为有效消除疫情影响,全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充分利“财园信贷通”等金融杠杆,有效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今年以来,我通过“财园信贷通”累计为17企业发放融资贷款6680万元其中:财复贷12户,金额4180万元,有效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三是全力支持生态环保建设,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扛起生态建设政治责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今年以来,我投入资金964万元用于环保支出四是着力加大“三农”投入,助推乡村振兴。今年以来,我局共拨付“三农”资金2516.33万元(其中:中央789.60万元,省级525万元,市级308.73万元,区级893万元),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增收,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七)党建引领强化履职。是重视思想政治学习。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以党组中心组、支部学习为主,带动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并通过组织实地参观学习、研讨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强化理论武装。二是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机制,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流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坚决做到政治上不触“红线”、工作上不划“虚线”、生活上不越“底线”。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使党内政治生活的规矩严起来,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四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五是结对共建服务基层。结合主题党日,积极开展结对共建帮扶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党员志愿者参加慰问敬老院和退休老党员、“双创双修”等志愿活动,大力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

今年以来,我区财政工作总体运行平稳,但仍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受疫情影响,组织收入压力持续加大;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三是财政资金调度及支付压力依然较大;四是财政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

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21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紧紧围绕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减收影响,始终紧盯全年财政收支任务,扎实做到组织收入再加力,保障民生不松劲,防控风险促优化,持续加强财政管理,坚守“三保”和财政可持续发展底线不断巩固财政务服务经济社会的支柱作用

(一)组织收入力度再加劲。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带来的财政收入波动,落实保稳定促经济各项优惠政策,全力保障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强收入预期管理,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加强收入征管,努力挖潜增收,全力保增长促增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做大资产集团,全面推进市场化运作,通过出租、拍卖、抵押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

(二)保障重点支出优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缩一切不必要的支出,集中财力“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保重点”;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有效盘活存量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决兜住民生底线,确保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持续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管理,盘活各类结余、沉淀资金,不断增强财政资金统筹发展的效用。大力推进“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和医保补助水平,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

(三)加强争资争项破难题我们将积极协调各部门全面加强合作,认真研究当前财政金融政策动向,密切关注资金投向方向,积极同上级部门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通过自身努力筹集资金,开源节流,化解各自项目资金难题。

(四)强化财政监督严管理。不断强化预算执行和财政专项资金尤其是专项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抓好政府采购和政府性资金投资评审工作,推进绩效考评,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扎实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加强民生资金监管,进一步严格财经纪律,规范财政秩序。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民生资金和重大工程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预算编制和执行等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全面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和完善债务应急处置机制,严格按规定举借和使用债务资金,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深化财政改革促精细。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打破部门支出固化僵化、预算安排只增不减的格局,全面铺开零基预算计划;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收付电子化改革,推进财政资金从申拨到审核“一站式”办理;加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力度,利用三公经费网上监管平台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检查。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优化政府采购程序,监督政府集中采购在阳光下运行。不断加强政府投资预算评审工作,严格评审制度,明确评审程序,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提升乡村两级理财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夯基础。全面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理论的学习,从严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提高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全面加强廉洁从政。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做到纪律、规矩,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不懈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坚决纠治“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做到“警钟”时时响、“木鱼”天天敲。

昌江区财政局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