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昌江区、高新区两区融合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关于两区规划没有融合,没有真正打破边界方面
1.建立了一套协同共建机制。聚焦“四个融合”落地见效,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出台《高新区和昌江区“一区多园”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了“一区多园”融合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开创出了“一区多园”(即高新技术产业园、鱼山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融合发展新局面。
2.打造了一个统筹磋商平台。两区建立重大项目推进、征地拆迁、联合招商等专题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并邀请市直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解决规划建设、土地利用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看。
二、关于两区发展定位不明晰方面
目前高新、昌江两区正在编制《景德镇市全域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两区融合空间概念规划》和《两区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规划》,实现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率先融合。
1.围绕产城融合共开发。按照“合作共赢、利益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开发”的原则,合盛公司和昌江区国资平台共同成立控股公司,合作开发装饰材料厂(杨家港)周边748亩商业用地以及工业五路800亩工业用地开发项目。目前,两区已召开联席调度会,初步就开发方案、产业发展、空间优化、分成机制达成了共识。
2.围绕链条融合强推动。在前期推进500亩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业园二期建设,为电子信息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成立了专班启动周边670亩工业用地征收。征地完成后,电子信息产业园将于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连片发展,真正强化206国道工业发展轴支撑作用。目前美科、安正项目进展顺利,乐彭电器已经投产,安正预计10月投产。
三、关于城市功能完善方面
3月29日,景德镇高新区、昌江区社会事务移交合作签约仪式在景德镇高新区报告厅举行。高新区向昌江区移交事项主要涉及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社会事务工作。为促进两区融合工作顺利推进,成立昌江区驻高新区联络办,社会事务移交后,市级主管部门涉及高新区社会事务的职责,由昌江区相关职能部门承担。
2022年,两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公交“村村通”,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运营,惠及企业员工和辖区群众出行,已吸引周边乡镇、街道约5000人就近入园务工。抓好人才要素保障和教育配套工程,新建昌江职业学校,目前学校已投入使用,预计首届毕业生可以向高新区企业定向输送专业技术人才450多名。
下一步,昌江区将继续主动担当作为,以更高视野格局深化“两区”合作,为景德镇打造千亿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全面实施“五新”战略行动贡献昌江区最大的力量!
2023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