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工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

区工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3-16188 发布时间: 2023-01-10

2022年,区工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工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坚决贯彻工业强区”战略行动,坚持招大引强、扶优扶强,全力以赴做大产业、做实项目、做旺企业、做优环境,全区上下发展工业的氛围日益浓厚、举措更加有力、成效逐步显现。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坚持主业主抓,建设工业强区

1.做好经济运行调度。紧盯“工业倍增”等目标任务,强化对全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监测,密切关注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加强与区发改、统计等部门沟通协调工作,及时反映趋势性、苗头性问题,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提前做好预警预判。20221-10月,昌江区规上工业累计增加值为23.73亿元,增速为8.8%;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154.93亿元,同比增长13.4%;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32亿元,同比增长2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8%;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为-86.8%。全区共有规上企业43户。

2.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坚持工业与服务双融合双提升,重点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强化政策解读和扶持,开展企业服务日、政银企座谈会等活动,千方百计纾解企业难题。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服务企业政策宣传365次、解读政策155次。二是不断强化政企、银企合作,通过政府“搭台子”、企业“得实惠”的方式,扎实推进“财园信贷通”等金融平台工作,帮助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财园信贷通共出具推荐函26份,共计10515万元。其中财园通续贷21户,共计8465万元,新增4户,共计1600万元;财复通续贷1户,共计450万元。三是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专项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关于抓紧抓实抓细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加强部门协调联动,集中力量化解本地区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今年,我区共帮助11户民营、中小企业清偿拖欠账款43.56万元,清欠工作完成率达100%

3.做优做强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支持全区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数字经济规模倍增。目前,全区共有上云上平台企业2215,位列全市排名第一。其中移动828户、联通836户、电信551户。区软件企业1-10月份营业收入总计16610万元,位列全市排名第一。

4.抓好先陶产业发展。聚焦我区2+1+N”产业体系和陶瓷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陶瓷产业发展地理优势,抓好数字经济赋能,在政策、资金等要素上全力保障,努力做大做强一批规上骨干陶瓷企业。截至目前,昌江区从事生产陶瓷企业和作坊580户,先进陶瓷企业13家,规模以上陶瓷生产企业11户,2家陶瓷企业获得“专精特新”称号;全区先陶产业累计产值从20212.66亿元增加到5.8亿元,产值翻了一番。

5.做好惠企政策指导。用好《昌江区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等惠企政策,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创新创业等工作。今年,按照免申即享惠企政策,累计发放14笔惠企政策兑现资金,合计163.7万元;奖励发放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重点企业资金92.7万元;奖励发放昌江区“工业十强”和“纳税十强”企业共计150万元。

(二)坚持项目为王,推动产业发展

1.树立“大抓项目”发展支撑。坚持工业运行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扎实推进鱼丽电子信息产业园、鱼山医药产业园和耐安新材料高铁刹车片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项目早建成、早达产,为昌江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坚持“大抓产业”发展格局。一是做大增量。深入实施重点特色产业、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行动,深挖全区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工业企业,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培育库,实施一企一策,进行重点扶持,并持续跟踪服务。二是做优存量。鼓励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积极帮助符合条件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相关项目及荣誉,争取各项资金。截至目前,美琳康大申报了省重创工程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并被认定为2022年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富祥药业已认定为2022年省制造业单项冠军。

(三)坚持安全发展,提升产业质效

1.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紧紧围绕“强化责任、落实措施、保障安全”的理念,联合应急等相关执法部门,以服务指导和监管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企业的日常检查,倒逼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今年共计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6次,共检查企业42家(次),发现67个安全隐患,共发放安全生产手册421份,发布信息报道4篇。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地条钢监管)工作。坚持走高质量工业发展之路,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重点围绕铸造、锅炉和工业炉窑等领域开展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今年,根据市工信局《关于做好玻璃纤维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整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对鱼山华园纤维耐火材料厂和素芳玻璃制品厂两家落后产能企业进行停产整改。同时,按照《关于做好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区工信局牵头各乡镇(街道)定期摸排各辖区内地条钢相关情况,并每月按时上报“地条钢月报表”,将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监管形成常态化工作。今年,昌江区内无地条钢“死灰复燃”现象和新增钢铁产能。

3.着力推动“空中乱象整治工作整洁、整齐、整治为目标,坚持对空中乱象整治工作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通过专班化负责、项目化运作和专门化督办等措施,全面加强空中乱象整治工作。2022年,区工信局共整治平台督办单103个、区指挥部督办单及村社区反映的空中乱象问题168个。通过整治,我区新枫、西郊、吕蒙3个街道的36个村(社区、场)空中乱象情况以及鲇鱼山镇、荷塘乡重要路段和重点点位乱线情况,得到了全面有效整治,相关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坚持统筹兼顾,筑牢稳定屏障

1.做好规上工业企业常态化疫情防控指导工作。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多措并举,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工作。一是督促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要求企业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理流程,逐条逐项排查漏洞,梳理问题,建立台账,制定措施,确保防控责任落实到人;二是抓好督查工作,区工信局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区工业企业不定期、不间断开展集中检查和明察暗访,对企业加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进行指导和监控;三是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做好防疫政策和知识宣传,增强企业员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意识。目前,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生产运行良好,无受疫情影响停产企业。

2.做好区属企业资产管理中心指导工作。为妥善处理好区属企业资产管理中心遗留问题,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积极协调并指导区属企业资产管理中心相关工作,多次召开党组会议研究讨论,并开展专题调研,平稳有序推进处理改制企业职工社保及信访事宜。今年,已妥善处理2例区属企业资产管理中心长期信访件,受到相关信访人高度认可和赞扬。

三、存在问题

(一)完成年度营业收入目标存在困难

20221-10月昌江区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154.93亿元,预计今年可完成的累计营业收入为200亿元,距离全年目标任务(272亿元)仍有不少差距。造成完成营收目标任务困难的原因有:一是全区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除市属三家重点企业(黑猫股份、景焦能源、景德镇发电厂)和江西富祥药业、宏亿电子科技带动整体工业经济发展外,其他企业的经济总量偏小,对全区工业经济总量影响力微小。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和疫情多发影响,导致我区重点企业的营收增速不高,利润增速甚至出现负增长。二是受黑猫集团解捆影响,归属我区的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这一不利因素影响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及增速,而2022年昌江区规上工业企业营收272亿元目标为黑猫集团解捆前制定的,今年完成该目标存在一定困难。

(二)工业投资增速指标落后

20221-10月份我区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6.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8%。增速指标落后的原因在于:一是受国家统计局固投数据核查影响,涉及工业项目4个,核减投资额共计1.69亿元;工业技改项目2个,核减投资额共计1.06亿元,且去年同期工业固投基数较大,造成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为负增长。二是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和疫情多发影响,新增技改投资项目部分没有投产,目前暂时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数据作为支撑。

三、下一步打算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区工业经济发展质效,保质保量完成“工业倍增”任务,我局将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业强区”战略部署,坚持以滚石上山的韧劲、只争朝夕的干劲,统筹做好战疫情、促发展、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为加快推进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着力提振工业经济,提供有力支撑。落实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密切关注主要经济指标走势,抓好“十四五”规划宣贯实施,全力以赴实现2023年一季度平稳接续。

(二)优化升级营商环境,培育中小企业。在服务好我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外,进一步完善昌江区“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对达到条件的企业及时入规入统,做到应入尽入,壮大我区规上工业企业总量,以坚定的决心完成2023年工业倍增升规入统新增任务。

(三)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壮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技改项目及新建项目建设,深入推动项目挂点区级领导一线把脉“问诊”,对项目推进鼓劲、部署、加力,全力推进鱼山医药产业园及鱼丽电子信息产业园重点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为我区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昌江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1214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