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昌江区交通运输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9年,昌江区交通运输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我区的交通运输基础建设,为我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
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加大投入、完善落实责任制,积极探索建立公路养护的长效机制,为“建设魅力长江,做靓瓷都门户,在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中实现新跨越”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1、待计划下达,立即实施2018年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25户通自然村项目以及危桥项目;
2、按照计划下达养护资金,整理并收集资料,做好昌江区2019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省级补助资金的申请材料工作;
3、完成S207昌飞至新桥段公路改建工程的建设,按照工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4、配合市局做好路域环境整治工作。
确保2019年工作安全、顺畅有序。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一是以学习宣贯《江西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治理工作,维护道路运输安全平稳的态势,抓好2019年春节运输生产的安全工作,确保春运平稳有序,营造祥和的节日氛围;
二是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按时与省运证系统对接发放电子道路运输证;
三是以积极的意识迎接机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做到工作不误、程序不乱、队伍不散、效率不降,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继续抓好渡运安全管理,按照省海事部门文件要求,适时举办渡工培训班,定期与不定期对全区的渡运安全进行检查,做好现有渡船的维修保养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同时,做好警示标志标牌的设置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
为切实把省、市、区精准扶贫工作安排部署落到实处,今后我局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攻克难点,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积极与人社、扶贫、残联、妇联等单位合作,整合资源,通过微信群、门户网站、工作简报等形式,加大成功案例和先进典型的挖掘和推广力度,提高交通运输服务的吸引力。
2、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快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和评分细则的通知,交通方面1、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3.5米以上(含3.5米)宽度的通村委会硬化道路;2、继续做好农户入户路硬化工作。鉴于2012-2020年25户以上通自然村道路硬化项目储备库项目已全部完成,我局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申请补充项目库。
3、紧扣双联,深度融合。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紧扣双联工作重点,及时与帮扶村衔接沟通,协助做好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及时根据脱贫标准更换帮扶对象,确保了“双联”工作帮扶对像的精准性。相关领导进行了走访调研,积极组织干部深入帮扶村、帮扶户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根据贫困对象的实际状况制定了帮扶规划,切实解决贫困户的实际问题。
4、探索推进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方式,开发一批农村公路养护等公益性岗位,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同时,采取兜底、教育扶贫等多种方式,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全面贯彻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规划,确保了双联工作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有序推进。
加强党员自身建设,维护团结,做好廉政建设、制度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及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学习,进一步按照区组织部的相关要求完善党务资料,规范党建档案管理。
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加大投入、完善落实责任制,积极探索建立公路养护的长效机制,为“建设魅力长江,做靓瓷都门户,在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中实现新跨越”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1、待计划下达,立即实施2018年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25户通自然村项目以及危桥项目;
2、按照计划下达养护资金,整理并收集资料,做好昌江区2019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省级补助资金的申请材料工作;
3、完成S207昌飞至新桥段公路改建工程的建设,按照工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4、配合市局做好路域环境整治工作。
确保2019年工作安全、顺畅有序。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一是以学习宣贯《江西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治理工作,维护道路运输安全平稳的态势,抓好2019年春节运输生产的安全工作,确保春运平稳有序,营造祥和的节日氛围;
二是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按时与省运证系统对接发放电子道路运输证;
三是以积极的意识迎接机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做到工作不误、程序不乱、队伍不散、效率不降,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继续抓好渡运安全管理,按照省海事部门文件要求,适时举办渡工培训班,定期与不定期对全区的渡运安全进行检查,做好现有渡船的维修保养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同时,做好警示标志标牌的设置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
为切实把省、市、区精准扶贫工作安排部署落到实处,今后我局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攻克难点,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积极与人社、扶贫、残联、妇联等单位合作,整合资源,通过微信群、门户网站、工作简报等形式,加大成功案例和先进典型的挖掘和推广力度,提高交通运输服务的吸引力。
2、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快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和评分细则的通知,交通方面1、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3.5米以上(含3.5米)宽度的通村委会硬化道路;2、继续做好农户入户路硬化工作。鉴于2012-2020年25户以上通自然村道路硬化项目储备库项目已全部完成,我局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申请补充项目库。
3、紧扣双联,深度融合。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紧扣双联工作重点,及时与帮扶村衔接沟通,协助做好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及时根据脱贫标准更换帮扶对象,确保了“双联”工作帮扶对像的精准性。相关领导进行了走访调研,积极组织干部深入帮扶村、帮扶户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根据贫困对象的实际状况制定了帮扶规划,切实解决贫困户的实际问题。
4、探索推进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方式,开发一批农村公路养护等公益性岗位,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同时,采取兜底、教育扶贫等多种方式,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全面贯彻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规划,确保了双联工作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有序推进。
加强党员自身建设,维护团结,做好廉政建设、制度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及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学习,进一步按照区组织部的相关要求完善党务资料,规范党建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