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机制实施方案
为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树立良好形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机制,实现对党员干部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在“八小时之外”存在的问题,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确保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二、监督对象
本单位全体党员干部。
三、监督内容
1. 遵守政治纪律情况:是否存在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参与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等行为。
2. 遵守组织纪律情况:是否存在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搞“一言堂”;是否存在拒不执行党组织决定,对组织阳奉阴违等行为。
3. 遵守廉洁纪律情况:是否存在违规接受礼品礼金、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是否存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等行为。
4. 遵守群众纪律情况:是否存在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漠视群众疾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等行为。
5. 遵守工作纪律情况:是否存在工作时间脱岗、旷工,工作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行为。
6. 遵守生活纪律情况:是否存在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是否存在参与赌博、吸毒等违法活动;是否存在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行为等。
四、工作要求
(一)开展纪律教育活动
定期组织学习: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案例警示教育: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剖析,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等方式,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违纪违法的严重后果,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二)提升纪律宣教质效
个性化教育:根据党员干部的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纪律教育。对于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党员干部,进行重点提醒和教育,确保其明确自身职责和纪律要求。
创新教育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党纪党规知识、廉政故事、警示案例等内容,拓宽教育渠道,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制定行为规范
明确行为准则:制定《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规范》,明确党员干部在“八小时之外”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正面清单明确党员干部应积极践行的行为,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负面清单明确党员干部禁止从事的行为,如违规接受宴请、参与赌博、酒驾等。
公开行为规范:将行为规范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同时通过单位网站平台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建立报告制度
重大事项报告:要求党员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按事前请示、事后报告的原则,及时向组织人事部门报告“八小时之外”个人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如个人婚姻变化、家庭重大变故、子女留学就业等。
定期汇报思想:党员干部向所在党支部汇报一次“八小时之外”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党支部做好记录并进行分析研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和纠正。
(五)完善监督制度
纳入考核评价:将“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职务任免、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对在“八小时之外”表现优秀的党员干部,在评先选优、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党员干部,实行一票否决。
建立监督奖励机制:对举报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违纪违法问题经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人一定的奖励,激发群众监督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