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教育体育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 政务动态

昌江一中“万师访万家”活动:有爱,还要有光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5-13933 发布时间: 2025-07-27

    双减,双休,幸福了孩子,却惊慌了家长。

家长一“慌”,孩子就“忙”。

有的是装模作样的忙,手里捧着书本,心已神驰万仞;有的是逆来顺受的忙,一会背书一会刷题,眼眶发黑,所得无几。当然也有性子倔管不住的,任你家长吹胡子瞪眼,该玩就玩,该睡就睡……面对种种家庭教育中的无力无奈,班主任须主动作为,以专业的育人理念为家长消除焦虑,解答困惑,进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诸多案例提醒我们:“听话”的孩子似乎需要更多的关注。我在下面分享的两则故事,主要是和“听话”孩子的家长交流的经历,希望这些经历和经验能够成为更多同仁和家长育人路上的他山之石。

故事一:

时间:2025412

地点:学生小祥家

人物:小祥及其父母

起因:410日,有同学向我反映小祥最近的状态:苦恼流泪、疲惫、迷茫自卑。和他谈心后得知,因为数学成绩总不见明显提升,他母亲非常着急,给他买来大量资料,要求他每天必须刷若干试题。在高强度训练下,他的数学成绩仍未有明显提升,故此小祥非常苦恼,想要放弃又无法说服母亲,陷入了疲惫和否定自我的泥淖中。

经过:12日上午与小祥母亲详聊近一小时,以下是和家长交流的核心内容回顾----

师:你觉得什么情况下要刷题?刷题是刷不会做的题还是会做的题?

长:当然是不会做的题。

师:刷题的意义在于强化和巩固知识,刷不会做的题能巩固什么?正如小翔练习投篮,如果没有了解投篮的正确技巧,在千百次的苦练后,确实可以获得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是微小的,甚至还会把错误的手法固定下来难以改变,最终无法再进一步。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掌握了方法,然后按照这个方法来投篮,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翔目前最重要的不是缺少训练,而是没有真正地消化数学中似是而非的知识,他要的是先“会”然后再“练”,也就是说,刷题,最应该刷的是刚学会但又不够熟练的题。

长:我懂了,只是看到他成绩上不去心里急,不买试卷给他做心里就不踏实,也不知道除此之外能做什么。

师:你放心,先把刷题的事停下来,只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小翔很听话,你不让停他就会熬夜训练,收效不大,还影响第二天上课,而且精神上也受挫严重。我会和他约定,要求他必须将每次作业中不懂或不太懂的问题列出来,找时间“问”,真正做到“会”,然后再适当强化。而且我还会跟进一段时间,让他把这个过程养成习惯。

结果:家长不再干预孩子的具体复习事项,小翔也逐渐解除了心理上的束缚,经常和同学一起讨论数学问题,向老师请教的频率也有所提高,中考时数学获111分。事实证明,家长的焦虑往往是多余的,不恰当的干预会适得其反。与其以不专业的方式教孩子怎么做,不如以更放松的心态给孩子成长的热情。

故事二:

小恒是班干部,成绩不错,平时在学校勤奋自律。有一天,家长来电反映他在家里表现不够好(爱看电视,经常无所事事,或者在房间鼓捣什么。家长眼里的表现好,就是一天到晚趴桌子边做作业),母子俩常常会为了周末怎么度过而闹僵,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现象,家长非常担心,所以希望我能提供帮助,要求孩子周末时乖乖在家学习。

那天放学后我和小恒一起来到了他家,那其实是一间极其简陋的出租屋,顶楼,没有空调,即使开着风扇也很热。一个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勤奋好学的孩子,我有什么理苛求他呢?孩子的房间堆满了书,有些凌乱,书柜上方赫然摆着几件工艺品:乐高积木组拼的熊猫、军舰和黄鹤楼。每一件都由几百上千颗细如绿豆的积木组成。“这都是你拼的?”“是的,我以前拼的……”小恒有点不好意思。“真好看,这得要多少耐心和细心啊!小恒妈妈,我现在知道他上课为什么那么专心了,原来都是这样练出来的。”“什么?搭积木还能让他上课专心啊?”“那当然,不但是搭积木有好处,其实适当地画画、有选择地看看电视节目都不是什么坏事。小恒是个自律的孩子,你家路由器也可以重新装上,我在班上推荐了很多纪录片,周末的时候你也可以陪他一起看看。放心,他的作业我管着呢!”

这次家访后,小恒和母亲的关系明显改善了,对我也更加亲近。双休日的时候,他可以自主计划作息,可以在母亲眼皮底下堂而皇之地捣弄模型,可以看一看我推荐的电视节目,而且形成了每周日和同学相约泡图书馆的习惯。有意思的是,我也因此时常在周末去图书馆溜达一圈,不是为了突击检查,只是喜欢看他们安静地读书,看他们一边看书一边吃着泡面卤蛋却如食佳肴的样子,然后偷偷拍一张发班级群里,让家长们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家访后小恒的变化表现其实也证明了两个理念:信赖,往往可以产生美好的奇迹;对孩子的业余时间管理,堵不如疏。

家访,访询的是孩子,更是家长。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我们更需明白,爱,不应成为给孩子压力和束缚的理由,尤其是对于“听话”自律的孩子。一个已经在主动抑制的孩子,更需要鼓励、陪伴与引导。他们突然出现的苦闷、无助、倔强、叛逆等反常现象,往往是对家长教育方式的应激反应。所谓“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让这些孩子始终保持向美而行的动力,必须及时掌握家长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走出因“爱”成“碍”的误区,为孩子营建既有爱又有光的成长空间。

                                   ----昌江一中九(3)班班主任徐海马记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