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教育体育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社会公益事业 > 社会公益

传承吟诵之美,打造诗意课堂——景德镇市教体局“助学支教”活动走进昌江区景航学校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3-16132 发布时间: 2022-09-21

吟诵古典诗词,传承华夏文明。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古诗词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更是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城乡教育交流,推进农村课堂改革,2022年9月21日上午景德镇市教体局携手寻道语文工作室的古风雅韵昌南里吟诵团开展“助学支教”活动,走进了昌江区景航学校。

此次送教活动分两步进行:一是古风雅韵昌南里吟诵团的五位老师给孩子们上吟诵推广课;二是老师们进行吟诵经验的分享交流。

上课伊始,杜敏老师就根据吟诵的基本规则,声情并茂地吟诵了《清明》这首诗。孩子们的兴趣瞬间激发,个个露出了惊奇而兴奋的笑脸:原来诗还可以这样读!接着她给学生解释“吟诵”的含义,讲解吟诵规则,送给孩子们吟诵的三大法宝,分别是显韵脚、知平仄、明节奏;并以《清明》为例进行吟诵教学。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配合动作去吟诵,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一节课下来,大家都觉得趣味盎然,余韵悠长,不知不觉中体味到古诗词的魅力。

紧接着,马翠老师吟诵的一首《赠汪伦》又带我们穿越千年,去感受李白和汪伦之间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马翠老师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使学生直观的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同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做到了以读促思,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味诗歌。

    随后,吟诵团的汪茜、余敏、万君老师同样带来了三首精彩纷呈的吟诵,分别是《登鹳雀楼》、《宿建德江》和《敕勒歌》,孩子们已经被古诗词的韵律所深深感染,同时初步掌握了华调式的吟诵,他们在吟诵中,和诗人们进行心灵的契合,在吟诵中饱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在吟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孩子们在吟诵中获得新知,对古诗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古诗的音韵及意境有更深切的体会,这一新颖的古诗文教学形式深深吸引着孩子们。

五位老师精彩纷呈的吟诵课,让我们意犹未尽,课程结束后,来到了互动交流环节。市教研所周新桂主任首先对本次活动做了一个简要介绍,期望通过这次教研,能够带动景航学校的老师成为“吟诵”的种子,传播给学生也能成立一个吟诵小社团,让孩子们从小受到优秀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长此以往改变教育的生态。

吟诵团的五位核心成员分别分享了自己对于“吟诵”的理解和热爱,希望能继承和发扬这一中华经典传统文化,让吟诵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扩散到景航学校,落在同学和老师们的心里,最终开出美丽的花朵。

接着各位老师都分享了自己对于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肯定了吟诵的重要意义,通过这类活动能将传统文化根植孩子心里,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最后,区教研室胡由克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寻道语文工作室及古风雅韵昌南里吟诵团来到昌江区景航学校助学送教表示感谢。吟诵让安静的文字变成了流动的声音,使静默的情感随着吟诵鲜活生动起来。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推进吟诵课程的学习,相信在市教体局、教研所各位老师的帮助下,能让“吟诵”文化在昌江教育的课堂上生根发芽、熠熠生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谢市教体局、寻道语文工作室的古风雅韵昌南里吟诵团这次“助学送教”活动,让全校师生受益良多,送教老师的认真准备和无私付出以及各位远道而来的听课老师的谦逊态度和敬业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本学期景航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积极推动下开启了九年一贯制全托寄宿制管理模式,在将来的道路上我们会坚守初心,用一份真情教书育人,用十分努力提升自我,在传承中华经典文化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