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民政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

昌江区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工作计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4-01286 发布时间: 2024-01-02

2023年以来,我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民政部门的指导下,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稳大局。现将2023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社会救助工作

1.持续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一是联合区财政局制定《关于提高2023年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标准的通知》(昌民字〔2023〕12号)。截至12月底,累计发放困难群众补助资金4221.8346万元,比去年减少110.4788万元。二是将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困难家庭与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一同纳入专项救助范围。截至12月底,全区脱贫户共有675户1799 人,脱贫户比去年减少6户21人;纳入低保 566 户1089人,比去年减少22户32人;纳入特困 47户47人,比去年增加9户7人。全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人数为2099人,比去年减少137人;其中享受生活补贴人数为1518人,比去年减少174人;享受护理补贴人数为1298人,比去年减少39人。通过上户摸排认定的低边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464人,纳入低保25人 。

2.坚持热情细致保障服务精准。一是截至12月底,服务站完成服务对象建档共计2269人,探视寻访6402人次;完成个案18例。二是投入79万元与景德镇市七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合同,保障服务站建设运营。三是服务站自主策划、组织、举办活动共计44场,总服务人数累计3537人,链接单位72家,20场政策宣传活动,发放社会救助政策、申请程序宣传单3000张。

(二)养老服务工作

1.落实老年人服务政策。为辖区内城乡特困的老年人和重点优抚对象老年人及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老年人意外险。截至12月底,为全区3230名80岁以上老年人,比去年新增41人;发放高龄津贴206.71万元,比去年多发放37.64万元;43名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2.72万元,为150余户受难老年人得到报销保障,赔付金额近40余万元。

2.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完成15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个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为50户困难老年人开展居家养老床位服务,推进5个城市老年人助餐点建设,截至12月底,有3500余名老人办理相关优惠助餐政策。

3.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索。2023年投入运营的弘文佳苑养老服务驿站,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提供更加丰富内容。同时引进易照护积善之家、芜湖山水山东八宇等优质养老服务品牌,带动全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多样化发展。

4.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昌江区第二届养老护理员培训班,组织50余名养老护理一线人员、养老机构院长及有意愿参加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获取养老护理员等级证书比例,还提升了养老护理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

(三)社会事务工作

1.2023年成立了由民政局牵头等13个部门组成的昌江区农村婚嫁彩礼专项治理工作专班,印发《关于成立昌江区农村婚嫁彩礼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的通知》《昌江区深入开展农村婚嫁彩礼专项治理工作实施细则(暂行)》,明确农村婚嫁彩礼金额、随礼标准等,并要求纳入村规民约。

2.在婚姻登记窗口投放《婚事新办承诺书》1200余份,倡导新人做文明新风传播者和实践者。截至12月底,结婚922对,离婚373对,补结246对,补离96对,跨地市结婚103对,离婚31对,跨省结婚5对,离婚2对。

3.在清明节和中元节,我局制定《昌江区2023年清明期间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会同区文明办发布《2023年度清明节期间安全环保文明祭祀》《昌江区:文明祭祀 绿色中元》倡议书。悬挂宣传条幅40余条,张贴标语200余张,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

4.召开全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工作部署会,成立工作专班。印发《深化全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根据《关于申报2023年省级示范性殡葬服务设施有关工作的通知》,申报3个省级示范设施:新桥村公益性公墓、丽阳村公益性公墓、童坊村公益性公墓。

(四) 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

一是制定《昌江区村(居)级议事协商规程》,畅通村(居)民群众利益协商渠道。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协商议事238次,累计2400余人次参加村(社区)协商活动、化解120多个基层矛盾、协商解决环境卫生72件。二是配合省级验收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三是配合省级六个“幸福社区”实地考核工作。四是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景德镇市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若干举措〉的通知》要求,目前33个村已拆除“便民服务站”“民兵连”牌子。

(五)儿童福利工作

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召开全区儿童督导员(主任)能力培训班,培训就入户走访、发现报告、应急处置、关爱帮扶、监护指导、宣传教育等核心职责进行履职技能培训。

2.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精准施策。联合区教体局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牵手相伴  共享阳光”关爱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在鲇鱼山镇徐湾小学为20余名孩子送上物资及开展心理辅导课;联合妇联、社会爱心组织在丽阳中心小学为30余名留守儿童送去关爱物资;在丽阳镇丽阳中学开展“《民法典》宣传进校园·普法护航助成长”活动;儿童节对全区27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开展“奋进新征程  同心护未来”关爱活动。联合市未保中心、市慈善总会、市瓷都应急救援队开展防溺水宣讲活动。市慈善总会与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全区41困境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基础筛查和专业评估服务。

3.精准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做到应保尽保。截至12月底,我区共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2人(残疾1人),比去年增加6人,散居孤儿2人,比去年增加1人,留守儿童124,比去年增加12人。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助资金35.46万余元,比去年增发补助资金9.79万元;孤儿基本生活补助资金3.7万余元;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护理补贴1.66万元;孤儿助学补助资金2.25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助学资金0.5万元。

(六)工作亮点

1.在丽阳镇开展民政为民服务平台首个试点工作,依托丽阳镇敬老院为基层阵地,整合基层民政服务资源,搭建承接社会救助、为老服务、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残疾人保障、志愿服务、慈善资源链接等各类公益性服务的综合性、集约化乡镇民政为民服务平台,推动基层民政服务提质升级。

2.扎实做好优化乡镇敬老院资源配置和村级“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对全区3所公办养老机构和13所闲置村小进行摸底调研,拟定我区《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优化农村“一老一小”服务资源配置试点工作方案》。在丽阳镇建设昌江区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实行敬老院收归区级直管机制。将吕蒙街道敬老院作为公建民营的社会化运营模式,现已完成硬件设施改造,预计1月下旬投入运营。完成鲇鱼山镇上徐村飞虹希望小学、鲇鱼山镇良港小学、丽阳镇芦源小学首批“一老一小幸福院”试点建设,预计1月中旬投入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随着民政工作细化,基层民政队伍力量不足,救助服务能力与群众需要不相适应。二是民政系统逐渐推进信息化建设,但整体上还有其他部门存在信息不能共享、操作不便利、数据保护不够等问题,无法实现信息快捷化处理。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落实2024年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配套资金追加。加强临时救助管理。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

()加快发展基本社会养老服务。推进小区嵌入式养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提升行动,推动养老护理员岗位建设。切实抓好养老机构风险防范,严防养老机构非法集资事件发生。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完善年检办法,健全评估机制,强化信用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专项治理涉企收费,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违法行为。

()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工作。持续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摸排和专项整治,完善殡葬惠民政策体系,加快节地生态殡葬发展步伐。

()协调推进社会事务工作。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标工作。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长效机制,认真摸排风险隐患点。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