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农业农村重点,紧紧围绕“全力拼经济、奋战开门红”的目标要求,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农业基础不断稳固
1.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夯实。始终将稳定粮食生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我市“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今年我市早稻播面达29.39万亩,超目标任务的6.5%;中稻种植稳步推进,截至6月19日,已完成中稻播面51.63万亩,占目标任务的89.62%;大豆、玉米、红薯等旱粮作物种植情况稳中向好。夏油扩面增产成效显著。突出抓好油菜生产工作,今年我市收获油菜面积达35.7万亩,同比增长11.77%;预计油菜总产达2.9万吨,同比增长5.45%。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顺利。2022年度11.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田间工程建设已完成并投入春耕生产。扎实推进领域专项整治,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排查核查,推动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半年完成农机补贴使用资金1592.11万元、补贴机具1400台套,受益户1047户。谋划建设4个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A类一个、B类3个)、18个水稻集中育秧中心、6 个“四有三能”农机维修网点,农机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市县粮食储备管理进一步规范。组织开展2023年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工作,覆盖全市28家国有储粮单位、13万吨粮食。从检查结果看,我市粮情基本稳定、储粮总体安全。
2.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严格落实市长“菜篮子”责任制,统筹抓好农业生产指导与产销对接,保障了市场稳定供应:畜牧业生产稳步提升。预计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33.81万头,同比增长7.06%;羊出栏2.64万头,同比增长3.21%;家禽出栏288.59万羽,同比增长3.95%;水产品总量达15109吨,同比增长3.02%。蔬菜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上半年新增设施蔬菜新增面积0.38万亩,预计上半年全市蔬菜播面达31.2万亩,产量达67.25万吨,同比增长6.23%。茶叶生产趋于稳定。克服去年长期干旱影响,今年春茶生产、加工与销售形势较好,预计全市茶叶产量8580吨,产值9.65亿元。
3.乡村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扎实推进“头雁引航 雏鹰振飞”行动,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抓手,聚焦内培外引、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开展招商引资精准推介。参与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头雁引航 雏鹰振飞”系列招商活动,签订招商引资项目4个、拟投资总额达10.7亿元。此外各县(市、区)县级领导挂点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以来农业项目签约实际进资3.24亿元。推进龙头企业认定。新认定15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86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等各类发展项目培育和储备工作。做好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贴息、富硒蔬菜产业集群等项目工作,争取扶持资金1169.5万元。持续加强休闲农业品牌建设。景德镇开门子文旅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获评2022年江西十大领军企业,高岭·中国村入选2023年全省春季美丽乡村休闲游精品线路;推荐浮梁县港口村申报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荐乐平涌山至洪岩和荻湾旅游专线参评2023年休闲农业夏季精品景点线路。扩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总量和基地规模。红茶、绿茶、河东雷竹笋1号、绿宝石蓝莓等13个产品申报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江西沃博农业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实施单位。
4.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新进展。继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上半年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运行评估位列四小地市第一名。推行智慧抽检,扩大小农户抽样监测比例,针对豇豆、韭菜、芹菜等重点种类和品种的监测数量占蔬菜数量20%以上。目前全市已完成农产品定量检测146批次,快速检测2936批次。
(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村庄整治建设扎实开展。完成了199个省级村点和220个自建村点选点定点工作,持续抓好新农村示范创建。截至6月底村点建设开工率达57.6%。持续推动县(市、区)自主创建4个美丽示范乡镇、42个美丽示范村庄、7060户美丽庭院,申创洪岩镇小坑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县域农村“三线”整治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取得实效。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夏季战役,累计开展庭院整治81536户,清理卫生死角3520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1020吨,清理农村建筑垃圾3125吨,清理村内水塘210口,清理村内沟渠1005.6公里,清理“牛皮癣”8535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25.6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1650场次。农村厕所革命有序推进。已完成不能使用、不能全年使用户厕整改3141户,其中新建140户,改造不能使用606户、不能全年使用2395户。启动农村改厕质量大抽查行动,切实提高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水平。绿色发展深入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稳步开展,对11万亩受污染安全利用类耕地采取了安全利用措施、完成比例达92.59%;对严格管控类耕地采取种植结构调整,改种林木苗木、花卉和草皮,实现了闭环管理,完成比例为100%。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推荐乐平市为第二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试点县,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扎实开展,浮梁县开展福寿螺清除专项行动获人民日报关注报道。
(三)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平台投入使用。目前乐平市、浮梁县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全部启用,昌江区已有2个乡镇正式启用,昌南新区、珠山区将于7月份正式启用。金融保险政策继续惠及。“财农信贷通”放贷规模持续增加,信贷计划稳定在4.39亿元。政策宣传覆盖进一步加大,在赣服通数字“三农”板块,公布市、县“财农信贷通”咨询电话和办理流程,扩大“财农信贷通”的知晓率。持续实施小农户特色价格保险试点。继续扩大保险范围、选择乐平地方特色产品(茅蔗膏、葡萄和西瓜)作为保险品种,让更多小农户可以享受保险补贴政策。统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昌江区丽阳镇山田村“1+3”模式,推进乡村治理》在学习强国、景德镇日报等宣传媒体刊登。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规范管理持续深化。扩大宅改试点范围,二类县(浮梁县)由20个试点村组扩大到84个。同时采取集中轮训方式对宅改二类县14个乡镇开展巡回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强化领导推动,落实宅改试点村领导挂点制度,由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挂点,沉下一线指导开展宅改工作。禁捕退捕工作纵深推进。今年以来,全市清理违规网具413张,渔政立案18起,其中行刑移交案件6起。与上饶市签订了《乐平市婺源县共产主义水库交界水域渔政联合执法共管合作协议》,健全交界水域渔政执法联动协作和互助管理,每年拟组织4次以上交界水域联合巡航执法行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合执法新格局。
二、下一步工作
1.持续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不折不扣推动粮食种植面积落实落地,加强早稻中、后期及中稻田间管理及灾情防范工作,确保各在田作物实现稳产丰产。开展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百日行动,推动排查问题整改到位、提升建设质量。
2.强化“菜篮子”保障供应。大力发展蔬菜特色产业,稳定能繁母猪存栏,稳定能繁母猪存栏,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出栏,稳定市场价格,防止大起大落。
3.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对照“外引头雁引航 内培雏鹰振飞”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梯次发展,培育壮大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企业竞争实力。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招大引强引进一批优质企业,有效发挥“头雁”引领作用。
4.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围绕宜居宜业,持续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庭院整治、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等五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5.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与规范管理三年行动。对照我市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4+7”“4+2”改革任务,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和平台建设,确保各项任务有力有序按时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