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调查征集及结果反馈

【已结束】2025年全区“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 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5-09367 发布时间: 2025-04-14

市民朋友们:

为推动2025年全区和美乡村建设取得实效,联动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将《2025年全区“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 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建议,请于4月22日前书面反馈至昌江区农业农村水利局。逾期视为无意见。联系人:刘斌,联系电话:0798-8331997,邮箱:cjqzfb@163.com


                                                                           昌江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2025年4月14日


                           2025年全区“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

                                   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推动2025年全区和美乡村建设取得实效,联动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工作要点》(赣农厅办字〔2025〕16号)和景德镇市委农办《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景农办字〔2025〕5号)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如下年度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指示批示和视察江西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贡献昌江力量。

二、重点工作

(一)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

结合自身优势,选择2个先行村,系统谋划布局,集成集约投入,开展先行村建设。

1.革新建设理念。“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是“千万工程”的江西版本,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要摒弃乡村为建设而建设的理念,锚定促农增收目标,坚持以乡村建设为纽带,运用系统集成思维,一体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

2.突出建设重点。景村融合上,加强景区和先行村联动,围绕文化、旅游、康养等乡村新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壮大美丽经济。产村融合上,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强化“整村经营”,做实做细“土特产”文章,培育“农业+”新业态,打造新消费场景。“三治融合”上,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务实管用措施,推进移风易俗。城乡融合上,推进县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引导城市人才、投资、消费等回流农村。

3.加强建设监管。落实《江西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正面倡导和负面清单与省级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十严禁”》要求,精准谋划项目建设,强化重大项目规划、申请、审批、招投标、建设、验收等全过程监管,严防“门墙亭廊栏”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二)推进宜居村庄整治建设

完成11个村庄整治建设点建设,其中省级点5个,区级自建点6个,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往乡村覆盖、向农户延伸,基本实现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全覆盖。要足额安排建设资金,其中每个省级点30万元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3:2:5的比例配套,每个自建点由区级财政安排不低于20万元的建设资金。

1.合理安排省级村点。要向宜居村庄整治建设覆盖率偏低的村庄,倾斜安排省级村点。统筹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红色名村、传统村落、特色产业村及“问题厕所”较普遍的村庄,满足群众生活和产业发展需求。覆盖率明显偏低的村庄,严防重复布点。

2.加大区级自建力度。鼓励各乡镇结合建设现状和群众需求,主动加大自建力度,在区级投入20万元的基础上,自筹更多建设资金,确保建设成效。

3.分类确定建设重点。未实现宜居村庄建设全覆盖的地方,重点围绕“七整一管护”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村庄整治建设内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基本民生问题。各乡镇要以先行村为主阵地,围绕“四融一共”目标,确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努力提升乡村功能品质。

(三)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完成“问题厕所”摸排和年度整改任务,全区完成30个农村户厕新改建计划,各乡镇结合实际自主创建美丽宜居乡镇(村庄、庭院),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1.摸清改厕需求。逐村逐户征集需求,明确年度新建户厕对象和改厕方式。聚焦先行村、村庄整治省级村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等,整村推进改厕。

2.严格改厕标准。强化业务培训,加大技术指导,推行整村推进“五个一”、非整村推进“三个一”标准,落实示范先行、首厕过关、区级验收等制度。优化农户改厕数据系统,强化数据录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整改“问题厕所”。以上一轮摸排遗漏的“问题厕所”、未整改的“问题厕所”、已整改但不到位的厕所、近年新改建的厕所为重点,区分技术模式、建设质量、运行管护、农民使用等四种问题,全面精准摸清农村“问题厕所”现状,分类推进问题整改。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农村厕所“建得优、管得好、用得久”。年度村庄整治建设点、“四融一共”先行村,要把“问题厕所”整治列为首位任务。

4.确立管护模式。各乡镇要结合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明确农村户厕、公厕巡查管护队伍,利用“万村码上通”平台等渠道,发动群众报送问题,强化问题及时受理、核实和处置,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结合实际探索建立“自主化”(农户自主管护厕所)、“自治化”(村级组织牵头管护厕所)、“社会化”(专业力量管护厕所)、“一体化”(户厕、公厕、污水处理终端等一体管护)相结合的管护方式。

5.强化粪污处理。要积极协调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在“四融一共”先行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等有粪污处理需求的村庄,因村制宜建设成本较低、维护方便的处理设施,带动乡村全域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污水、三格式化粪池渣水处理能力。

6.提升村容村貌。持续组织农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整治美化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环境,结合实际开展美丽宜居乡镇、村庄、庭院建设。要聚焦先行村和重点沿线,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采取实用管用模式,科学开展农村“三线”整治。

(四)长效管护村庄环境和公共设施

所有村庄推行“五定包干”长效管护机制,强化“万村码上通”平台日常运维和功能拓展,保持乡村面貌“全面美”“持久美”。

1.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推进“三清二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群众广泛参与、长期实用管用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模式,严防“脏乱差”现象反弹。

2.足额落实管护资金。要围绕“五定包干”要求,按照市县乡三级财政1:3:1的标准,筹集每个行政村5万元/年的管护经费。组织引导农户缴纳卫生保洁费,为做好村庄环境设施的长效管护工作、“万村码上通”平台的日常运维提供保障。

3.用好“万村码上通”平台。要继续深化“万村码上通”平台的推广使用和问题办结。充分整合现有涉农视频资源,因地制宜拓展“万村码上通”平台新场景新应用,逐步将平台打造成农村领域综合性数字化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万村码上通”平台受理问题的联动办理机制,构建“农村民生呼应”工作体系,共同维护农村稳定安宁。

(五)推动乡宿产业提质增效

继续培育乡村民宿及乡宿集聚区,持续推荐一批乡村民宿从业人员参与全省培训,积极参与市级星级乡宿评定工作。确保全区乡村民宿的规模数量、盘活闲置农房面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等核心指标增长10%以上。

1.开展乡宿动态监管。对全区乡宿进行动态监管,引导相关组织参与,加强乡宿指导服务,强化动态监管,坚决淘汰有安全隐患的乡宿。

2.探索乡宿集聚区建设。加强乡宿集聚区省级地方标准的宣传推广,强化乡宿集聚区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推进乡宿集群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把各方资源汇聚到建设“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上来,切实推动“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走实见效。

(二)强化乡村善治。完善村规民约,将和美乡村建设、乡村宗祠管理、抵制高价彩礼、厚养薄葬等要求纳入其中,营造倡导文明、抵制破坏的良好风气。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系列宣讲活动、美丽庭院评选、道德积分兑换、乡村文体活动等,引导群众参与乡村建设,激发村民主体作用。

(三)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小视频、乡村“大喇叭”等媒介,宣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村“厕所革命”的政策、意义及成效等,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件:1.2025年全市乡村建设重点任务清单

2.昌江区2025年拟整治建设村庄名册

3.昌江区2025年村庄整治建设计划汇总表

4.昌江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村庄名册

附件1

2025年乡村建设重点任务清单

单位

任务清单

乐平市

完成76个省级点、91个自建点的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完成3个省级村点支持红美人、河停湾民宿及所在地周边环境、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域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并长效管护。

浮梁县

完成20个行政村“四融一共”先行村建设,完成29个省级点、42个自建点的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完成10个省级村点支持四如归来、都得、自然和器、柏雨轩、子陵、山居灵珠民宿及所在地周边环境、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域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并长效管护。

昌江区

完成5个省级点、6个自建点的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全域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并长效管护。

珠山区

完成2个省级点、2个自建点的宜居村庄整治建设。

昌南新区

完成5个省级村点、6个自建点的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完成1个省级村点支持仓宿及所在地周边环境、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域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并长效管护。

附件:2

昌江区2025年拟整治建设村庄名册

序号

乡镇名称

行政村名称

自然村名称

户数

人口数

计划村点数(个)

类型

计划建设内容

省级点

自建点

道路(公里)

供水(户)

户厕(户)

路灯(个)

其它设施(个)

1

鲇鱼山镇

慈义村

大园

138

516

1

2


提升

0.8

0

5

6

1

2

鲇鱼山镇

吕蒙村

罗家山

66

220

1

1

提升

1.2

0

0

5

1

3

鲇鱼山镇

吕蒙村

罗家山新村

219

660

1

1

提升

1.6

0

30

22

1

4

丽阳镇

丰田村

方家村

268

908

1

1

提升

0.6

0

20

0

2

5

丽阳镇

丰田村

新建村

49

153

1

1

提升

0.2

0

15

10

1

合计




740

2457

5

6


4.4

0

70

43

6

注:未开展整治建设、按50户/村点的标准测算布点数量不足的,纳入覆盖点类型;用于开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村建设的,纳入“四融一共”类型;其他的纳入提升类型。

附件:3

昌江区2025年村庄整治建设计划汇总表


(市、区)

省级村点计划

自建村点计划

合计

计划当年建设内容

2025年布点后宜居村庄整治建设覆盖率


涉及
行政村数

涉及
自然村数

涉及
农户数

涉及
人口数

省级
村点数

涉及
行政村数

涉及
自然村数

涉及
农户数

涉及
人口数

自建
村点数

涉及
行政村总数

涉及
自然村数

涉及
农户总数

涉及
人口数

村点
总数

道路
(公里)

供水
(户)

户厕
(户)

路灯
(个)






四融一共








四融
一共








四融
一共










昌江区

3

5



5

740

2457

5

3

5



5

740

2457

6

3

5



5

740

2457

11

4.4

0

70

43



























































































































附件4

昌江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村庄名册

序号

乡镇

行政村

1

鲇鱼山镇

鱼山村

2

上徐村

3

徐坊村

4

金桥村

5

良港村

6

新桥村

7

新柳村

8

礼城村

9

留阳村

10

吕蒙村

11

关山村

12

慈义村

13

凤岗村

14

徐湾村

15

丽阳镇

丽阳村

16

丰田村

17

江联村

18

芦源村

19

山田村

20

联村

21

枫林村

22

余家村

23

港南村

24

洪家村

25

荷塘乡

山门村

26

童坊村

27

仓下村

28

杨湾村

征求意见结果:

暂无征集结果!

网友意见:

暂无留言!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