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生态环境 > 河道治理推进情况

奋楫争先促发展 治水兴水惠民生 --我市以“新365行动计划”纵深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2-15266 发布时间: 2022-03-23

启航“十四五”,奋进新征程!2021年以来,景德镇市水利局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以“新365行动计划”为引领,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完善流域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纵深推进瓷都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提供了坚实水利保障。

聚焦“三大安全” 全面提升水利基础保障能力

(一)完善防洪安全防御体系。全面完成总投资约14亿元的城市防洪体系补短板工程,排涝覆盖范围增加19.78 平方公里,全长36.5公里的主城区防洪工程形成了完整的封闭圈,实现了“外水不进城、内涝排得出”的目标。积极谋划推动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的昌江河整合整治工程,通过实施黄泥头防洪排涝工程、三宝片区防洪排涝工程等补齐城市防洪短板。完善非工程防御体系,建立健全昌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工作机制,完成市水工程调度指挥中心设备升级改造,对景德镇市洪水风险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数据维护,对重要水工程和易涝点的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检修,为水工程调度提供有力支撑。

(二)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以城乡供水一体化“先行示范”县创建行动为抓手,强化运行管理,构建合理的运行管护模式,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2021年,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体系开工建设2处,总投资约1.85亿元,受益人口达19万人。建成玉田水库城市应急备用水源。积极推进勤俭灌区等6座灌区节水配套与改造工程。

(三)完善生态安全治理体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总投资约4.5亿元的“全市水生态一号工程”景德镇水利枢纽于2021513日底轴驱动闸门蓄水调试成功完成试验性抬水任务,昌江(中心城区段)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建设完工,极大改善了城区水生态环境。加大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力度,2021年,兴田乡龙源自然村等5个村被命名为省级水生态文明村。目前,我市共有省级水生态文明乡(镇)5个,省级水生态文明村32个,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加强“六大管理” 强化水利行业监管

(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节水优先,稳步推进节水载体创建工作,20216月顺利通过省级节水型城市验收,成为我省首个“省级节水型城市”,乘势而上,力争202212月底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对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监督管理。东河、西河、南河3条河流严格实行生态流量管控。

(二)加强河湖管理。持续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落地见效,强化监督检查和评价考核,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完善河湖巡查管护体系。切实抓好幸福河湖建设,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和“一河一策”修编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开展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2021年至今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4起,罚没金额21万元,形成了依法严惩的高压态势。

(三)加强水土保持管理。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累计治理面积达36.62平方公里。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实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全过程监管,从严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严格执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缴工作。

(四)加强水利建设管理。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通过严格水利建设市场准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深化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建立健全统一信用评价制度、定期开展市场主体履约评价、水利建设市场专项整治、强化水利工程招投标及评标专家监督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我市水利建设市场规范化制度化。

(五)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我市列入全省标准化名录的500座水利工程全面实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推动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完成38处水利工程划界任务。建立健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六)加强水利风险管理。组织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和洪水调查工作,科学设定水库汛限水位、河道警戒水位,按规定程序落实水库汛限水位批复。完善昌江、乐安河水工程联合调度和信息共享机制,提升调度水平。加强山洪灾害和水库雨水情监测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

提升“五大能力” 切实提升水利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提升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稳步推进共产主义水库除险加固、玉田水库除险加固等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东源坞、阴山坞、马尾桥等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大力推进乐平市续湖联圩、塘西联圩除险加固工程鲇鱼山镇防洪工程建设加强供水工程建设,2021年,我市累计争取上级资金共计1168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乡村振兴保障工作,完成319处农饮工程维养任务,服务人口52万人,确保所有脱贫户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

(二)提升水利创新发展能力。稳步推进水权水市场改革,建立健全水权交易制度,培育水权市场,开展水权交易。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乐平市成为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第六批整体推进县”,持续推进浮梁县和昌江区等全省“第二批整体推进县”,持续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机制、用水管理机制、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和农业水权制度。推进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创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浮梁县成功创建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三)提升水利科技引领能力。持续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升级完善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和洪水风险管理决策支撑系统,完成167座水库水雨情遥测站点建设任务,整合重要水工程和易涝点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覆盖全市全流域的洪涝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四)提升水利人才支撑能力。加强干部培养,注重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把牢政治关和能力关。实施基层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三定向”和“三支一扶”政策,不断充实基层水利人才队伍。

(五)提升水文化发展能力。推动水利工程与水文化深度融合,提高水利工程文化品位,推进水文化传承发展。加强水情教育宣传,依托水利工程、水利风景区等,开展水情宣传教育。推动水情教育知识纳入中小学、党校课程,积极引导提高社会公众节水护水爱水意识和行动自觉。

来源:市水利局网站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