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人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

昌江区人社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1-33137 发布时间: 2021-03-11

今年以来,全区人社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省、市人社部门的决策部署,在全力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同时,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监察、人事管理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人社干部应有的贡献。

一、2020年主要工作

(一)强化服务,维持更加平稳的就业总体形势

截至目前共开发公益性岗位344,拨付公益性岗位资金310.04万元,其中扶贫公益性岗位资金60.34万元。失业保险方面,截至目前,全区失业保险实际征缴67.82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720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我局已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6期,共培训324人。创业担保贷款方面,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3笔,共计4637万元转移就(创)业方面,全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043人,其中省内转移1385人;新增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585人。

1、抓日常求职招聘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救援月”等一系列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为劳动者选岗择业搭建平台的同时,为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了全面、良好服务。疫情期间,针对滞留在家的农民工,我局通过宣传车的方式将企业招工信息送到家门口。同时主动对接本市及周边多家企业用工需求,收集用工岗位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动态发布引导求职者就地就近务工就业。

2、抓重点群体就业为稳定就业形势,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贫困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我局依托劳动保障基层平台深入了解未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求职愿望等。针对贫困人口展走访普查工作,摸清贫困劳动力底数,紧紧围绕就业需求,制定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扶贫方案。大力开发企业和机关使用单位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截至目前,已为昌江区金苹果幼教中心9名见习学员拨付37044元就业见习岗位补贴。

3、抓公益性岗位开发。在疫情期间,依托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通过上门排查、微信联系、电话询问等多种方式,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意向和返岗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针对暂未返岗人员,我局已联系各乡镇社保所在了解其就业意向的基础上,积极设立保洁环卫、防疫消杀、卡点值守、道路交通等疫情防控临时性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因疫情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上岗。

(二)统筹兼顾,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截止2020年10月底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497人,其中在职缴费人数21868人,退休人数20629人。1至10月养老保险费收入总额7.82亿元。发放企业养老金4.4亿元,发放率10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32人,1至10月收缴工伤保险费44万元,支付工伤保险待遇22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29人,其中在职缴费人数2217人,退休人数912人。1至10月收缴养老保险费3877万元,拨付养老金4305万元,发放率100%。完成城乡居民参保18171人,正常领取待遇人数7589人,待遇发放率100%,被征地农民领取养老金人员8726人,人均待遇1475.43元。

1、规范管理确保社保经办正常有序。一是抓好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制度落实,狠抓扩面新增工作,1至5月新增职工参保808人。二是做好丧葬抚恤金申报,对上报的死亡人员,及时进行稽核,把丧葬补贴发放到继承人,1至10月共审核169人,发放丧葬补助金488.41万元。三是对年满60周岁的参保人员及时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做到发放率100%。四是做好费源普查、欠费管理,配合税务部门做好企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征缴划转工作

2、加快办理进度推进社保卡广泛应用。我局积极整理上报全区社会保险参保基本信息,加大社会保障卡办理及发放力度,截止10月底,已发放社会保障卡15967张,补办社会保障卡1649张。同时加快跨地区、跨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推进社会保障卡“人手一卡、一卡多用、全省通用”

3、健全内控制度保障基金安全。是加强社保基金预决算管理,提升基金监管水平。在做好预算执行的监督工作的同时,还定期监控基金预算的执行情况,确保各项基金按预算方案有序、高效地运行。是基金财务全面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管理,使用了全区统一的基金财务应用软件,基础数据按月汇集上传,充分发挥了财务信息系统监督功能,财务管理日趋规范。

(三)创新机制,建立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是从严从实从快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农民工工作涉及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敏感性强。我们建立健全了由区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昌江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人社、法院、公安、建设等多家部门为成员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二是部门密切联动做好治欠保支。组织成员单位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专项检查,进一步完善“在建工程项目清单、重大欠薪隐患清单和治欠保支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三个清单,精准核实在建工程项目基本信息。积极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黑名单”,并列入企业失信惩戒系统。同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等部门衔接,加大恶意欠薪惩处力度。2020年至今,我局共受理各类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28件,共涉及拖欠工资金额253.96万元,涉及农民工159人,已全部落实解决,举报投诉结案率100%,无投诉人员因拖欠工资而产生的重复上访事件。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各项工作。针对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不强的问题,我们加大了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到建筑工地开展政策宣讲,参加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集中宣传活动,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用工单位进行媒体曝光。针对农民工维权不够便利的问题,我们积极畅通维权渠道,在全区主要建筑工地树立建设项目农民工维权告示牌,设立了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窗口,农民工可通过现场登记、电话、网络、信箱等多种途径投诉举报。

(四)稳扎稳打,构建更加优秀合理的人才队伍

1、把握政策,做好工资福利工作。正常办理各类增资、工资定级、岗位晋级等2365人次。审批干部职工退休34人,企业职工退休640人。

2、认真开展及时奖励工作,区级及时奖励10人,市级及时奖励集体3个,个人2人。

3、做好事业单位和三支一扶公开招聘工作。2020年为我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人,三支一扶招募5人。

4、积极稳妥为新建昌江区实验学校配备教师93名,整合教育资源引进和区内部调动调剂51名教师。

5、根据《关于开展2020年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选拔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推荐了省级百千万人才1名,市级百千万人才2名。

6、做好政府特殊津贴选拔申报工作,我区汪洲成功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推荐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选4名。

7、策应“人才强区”战略,做好我市首届“镇宝”评选推荐工作,经严格筛选,推荐了6名“镇宝”候选人。

8、我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评定喜获丰收,昌江一中金鹍具备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欧阳敏具备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格,万小荣具备二级律师资格,吴海斌等17名教师具备乡村中小学高级教师资格,陈水莲具备中小学高级教师资格,赵小龙、辛莉具备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格,王燕具备副主任医师资格。

9、继续做好我区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初审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171人。

10、做好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活动,组织推荐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名和先进集体1个。

(五)稳步推进,探索更加方便高效的人社服务

1、领导重视,谋划公服体系建设。5月29日,省人社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尹建明一行9人专程到我区调研指导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尹建明一行查看了我区人社一体化综合服务窗口的建设情况,详细了解了当前我区在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一体化经办“新模式”的成效与不足,上线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就业服务事项经办中的痛点堵点问题等情况,为我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2、整合资源,搭好系统平台建设。根据我区业务经办情况评估,区、乡两级共设置了9个“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综合窗口,并逐步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和出件、后台分类办理的办事模式,各窗口均配置了整套可以满足业务经办和群众办事所需的硬件设备,目前实现了系统中135项可办事项的综合受理,全区人社窗口实现服务事项无差别、全科式“一窗受理”。截止到11月27日,一体化系统中已正常办结4700余件人社业务。

3、全员行动,深入推进系统应用。随着系统内业务的不断上线,我们要求业务人员在新系统使用中敢于改变旧思维、旧方法,加强学习。7月14日,我区召开了全区人社业务经办人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培训会,会议邀请了市局政务服务科黄明授课,培训内容紧紧围绕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操作开展。

(六)主动作为,推动六稳六保工作的落地落实

年初,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对我区企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企业经营面临困难。随着疫情的好转,我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落实六稳六保政策成为我局抗击疫情的重点工作。

1、提高站位,强工作认识。疫情发生后,我局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局长总负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陆续出台了《昌江区人社局关于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任务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方法

2、多措并举,保居民就业。一是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线上方面,截止10月底,我局在公众号上累计发布信息企业411家,提供岗位1826个。线下,我区共举办招聘会7场,发放宣传资料2770余份参加招聘企业107家,提供岗位累计4134个,参加活动人数26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502余人二是创新方式设立求职就业服务点。在我区零散务工人员聚集较多的原地税大楼门口设立就业服务点,工作人员将现场务工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特长和求职意向等信息登记录入信息库,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三是制定了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帮助员工复工返岗,推动了美琳康大等涉疫重点企业及时转产,保证了日常防护口罩、N95的供应,帮助我区富祥药业公司接回南昌专业技术人员7人返岗复工,为5名前往义乌就业的务工人员安排了返岗直通车。四是大力推动困难企业以工代训政策,目前已审核认定25家满足享受补贴要求的企业,其中18家企业共计340.02万的以工代训补贴资金已进行拨付。

3、快速部署,保基本民生。一是做好失业保险工作,截至目前,失业保险金共发放109人次12.86万元,失业保险补助金共183人次领取失业补助金18.3万元,申领价格临时补贴298人次1.59万元;企业稳岗返还方面,我局共受理21家企业的稳岗返还申请,发放27.28万余元,惠及1728名职工二是做好社保费减免工作。2月开始减免养老保险单位部分缴费,目前减半大型企业有9家,全免中、小型企业有138家;工伤保险减半大型企业有7家,全免中、小型企业有19家。为企业减免社会养老保险费1038.75万元,工伤保险费13.8万元。三是积极做好2月份已缴费的企业退费工作,涉及需要退费企业共计14 家,现已实施退费养老保险13家,金额19.5万元;工伤保险1家,金额1.4万元。

(七)围绕大局,更加扎实的完成区委中心工作

区人社局始终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全局的重要工作来抓。2020年截至目前,建立扶贫车间2个,吸纳14名贫困户就业。发放转移就业交通补贴189人次7.57万元。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已累计吸纳贫困人员务工77人次,其中1人自愿离开岗位、1人死亡退出岗位、8人满三年自动退出岗位,截至目前在就业扶贫专岗务工有67人,拨付60.34万元岗位补贴。今年开展5期家政扶贫业培训班,95名贫困劳动力参加,拨付职业培训补贴7.41万元。协同扶贫部门开展昌江区扶贫产业技术暨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9名贫困劳动力参加。3名贫困劳动力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发放补贴1.5万元。为14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3.1万元。2020年代缴新农保人数986人,代缴金额9.86万元,截止到10月,有37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领取了待遇。2020年为城镇贫困群众代缴新农保1314人,代缴金额13.14万元,截止到10月,有299名城镇贫困人员领取了待遇。

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行业梳理,每月召开会议研究扫黑除恶工作,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大力宣传扫黑除恶相关知识,在人社系统形成“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伞必打、有腐必反、有乱必治”的良好氛围。

抓作风建设,创优质窗口。我局不断优化基础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塑造良好部门形象。印制了工作人员工作分工及去向告知牌,便于前来办事的群众监督服务过程、依法办事情况,使用网上评价系统引导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进行评分,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节假日错时服务。

二、2021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工作,对企业的缺工情况加强摸排,及时将企业的招聘岗位信息通过基层平台、公众号、电子屏幕、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帮其大力宣传,提升信息的知晓率、覆盖率。

(二)积极筹备线下培训工作,结合园区企业用工岗位需求,为复工复产企业新招人员提供岗前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者的劳动技能。

(三)加大社会保险政策宣传,通过抓重点、抓大户等措施促进参保、续保和扩大覆盖面工作。

(四)强化基金监管,建立健全以行政监督为指导,以内控自律为基础。形成事前与事中监督,横向监督与纵向监督,现场监督与非现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一方面严格保险待遇审批手续,别一方面提高监管能力,规范发放程序。

(五)以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为目标,继续抓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借助我区拟搬迁的新区级行政服务中心,整合服务窗口,设立人社综合服务窗口真正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人社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六)狠抓窗口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树立良好形象,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以加强作风建设促行为转变,营造争当模范,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七)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切实将政府属地责任、部门联动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工资支付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八)加强用工实名制管理、工资月支付和银行代发工资、建设工程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施工现场信息双公示、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联合惩戒欠薪失信企业制度,通过加大日常检查、实施过程监督,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从源头上遏止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

(九)继续抓好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扶贫、综治、节能、文明单位、扫黑除恶等各项工作。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