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市场监管局2022年工作计划
区市场监管局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区委及全国、全省、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的部署要求,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紧扣“促发展拉高线,保安全守底线”工作目标,以“勇担当、善作为、站前列、争一流”的精神状态,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坚守安全底线、提升质量高线,提高行业文明水平,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开创昌江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打造一支市场监管“铁军”
加强政治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唱响主旋律。强化工作落实,切实围绕中心,服务中心,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按照“管行业就要管行风”的要求,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坚持以“五型”市场监管部门建设活动为主线,深入推进转作风、提效能。强化法制建设,探索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制度。落实完善“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基层建设,支持基层强素质、提能力、优服务;坚持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破除“本领恐慌”。坚持创优争先,自觉将各项工作置于更高层面去考量、去定位,努力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中走在前列。
(二)在“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以推动商事登记改革更加深入、办事服务更加高效快捷、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公正为抓手,继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把畅通市场准入作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首要环节,在市场准入再放宽、办事程序再简化、服务水平再提高等方面下功夫,推进以“一照含证”“一网通办”“一张清单”“四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做细“四个更”,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公正、透明、规范、便捷、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三)在市场监管上下功夫,构建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适应市场供给和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市场秩序突出问题整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努力构建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抓好“个转企”工作,加强投资服务,引导推进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涉企业收费检查,推动各级降费减负措施落到实处。拓展“政银合作”融资服务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四)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 上下功夫,守住“三大”安全底线
坚持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加强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监管举措,守牢安全底线。持续推动冷链食品“物防”工作,建立全链条闭环管理、全覆盖溯源倒查、清单式管控机制,严格执行人员管控等“人防”要求,防控疫情风险。紧盯重点环节安全,聚焦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等大宗食品,持续开展乳制品、肉制品及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加强食品标签标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网络订餐、非法添加等专项治理,严厉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立健全辖区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台账,确保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可控。
(五)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功夫,助力昌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完善数字化产业园平台登记注册,全力服务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活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贴近市场、贴近企业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领域常态长效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制度,以“巩固创建成果,提升行业水平”为主线,以规范“两小”行业经营为抓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文明餐桌行动,文明标识“张贴式”变“立牌式”,深入开展食品行业量化分级动态等级评定工作,不断提升行业文明水平。把质量提升作为服务发展、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有力提升全区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深入开展发明专利提质倍增三年行动,进一步指导做好知识产权专利申报、使用、保护工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积极鼓励企业申报江西省井冈质量奖、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
(六)在提升市场监管现代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健全市场监管体系
以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为目标,深化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加强监管审批衔接,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等智慧监管运用,实现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事后治理向事前防范转变,提升市场综合监管效能。用好食品安全“红黑榜”、第三方协管和电梯安全综合保险有效抓手,探索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企业“吹哨人”等机制,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市场监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