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审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昌江区召开千人誓师大会 优化营商环境 倪卫春发出总动员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2-26238 发布时间: 2022-03-08

昌江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千人誓师大会 

   3月7日下午,昌江区在财富大厦一楼会议厅隆重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千人誓师大会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总结大会。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昌江区委书记倪卫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伊文斌主持会议,区委副书记江智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恩清,区政协主席陈华清,区领导周淮钦、乐先锋、彭新建、曾亚平、周薇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会议。

会上,倪卫春作动员讲话,他对打赢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打赢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他说,今天的大会,就是战前一次动员。向全区广大干群讲清楚打赢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打赢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的重大意义,揭露影响营商环境的弊端,向一切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宣战。今天的大会,就要表明一个决心。向全区20万人民表明打赢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打赢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的坚定决心、坚决立场、明确态度。今天的大会,就要发出一个声音。要在全区上下营造打赢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打赢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的浩大声势,全区动员、全员动手、全民参与,谁破坏营商环境,谁就是昌江的敌人;谁破坏营商环境,谁就是“过街老鼠”;谁破坏营商环境,就砸谁的饭碗!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带动要素汇集、产业集聚,推动昌江区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实现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强保证。

会上,倪卫春围绕“大干之年、争先之年、融合之年、活力之年”对过去一年工作及昌江区在2021年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总结,并指出,要继续完善考核办法和标准,突出各乡镇(街道)特色,科学定性,准确定量,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要求,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全区上下更加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干劲和氛围。

就如何围绕市党代会明确的“五新”战略行动和刘锋书记对昌江区提出“四个融合”工作要求,倪卫春提出具体工作举措,他强调:

——聚焦市党代会提出的新型人文城市抓推进。深入推进西城区全面产城更新项目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工作,全面提升谭家山、韭菜园、哪吒庙、官庄、老公安大楼、沿江西路等片区城市功能与品质,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商的标杆城市更新项目。

    ——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抓落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全力对标对表全省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将数字经济赋能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乡村振兴,赋能近三万市场主体,围绕“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导向和打造昌江乡村振兴特色品牌,让机会、税收和市场监管持续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努力助推形成数字经济典范基地。招大引强要提质增效。全区上下要紧紧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先进陶瓷”等主导产业紧扣中心、对标对表、精准定位、抓住重点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推进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工业发展要提质增效。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三年倍增计划,科学设计,精心谋划,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切实增强对工业经济的支撑力、带动力。项目建设要加速提质。把项目质量、标准、效率、速度放在首要位置,科学、合理、快速、准确地为项目做好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平台支撑要有效运转。各重点项目要合理有序运转,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健全相关要素保障,才能做好强链、延链、补链大文章。

    ——聚焦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抓改革。探索推进“两区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党建融合”是目前昌江区首要任务,我们必须要有谋划、有部署、有行动、有成效。加快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西城区城市更新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两大攻坚行动”,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两区”双向流动,大力推进区域互补、双向联动。

——聚焦共同富裕实践新样本抓推动。围绕教育、村村通公交、物业管理等重点民生问题,着力解决“一老一小”突出问题,全面落实“三孩”配套政策,努力推进居家养老中心连线扩面,下大力气提高西市区教育质量,推进智慧安防社区建设,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会上,倪卫春客观分析全区营商环境目前现状,总结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就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他强调:

——要一心一意,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始终保持“在路上”的定力。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进得来、留得住、好发展,也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核心是解放思想。过去的昌江靠的是思想解放起家,今天的昌江更要靠解放思想全面起势,全区干群要有敢闯、敢想、敢干的观念,承认差距、学习先进,然后努力成为先进,对于任何工作、项目主动出击,下沉力量,推动“千名干部进万企”活动走深走实,做到对企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要舍得对企业让利、舍得付出,使得企业有实现价值的机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转变作风。转变成为你追我赶、创先争优、担当实干的作风,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理念、发展机制,学习他们的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精气神,把比学赶超的氛围“造”起来,把敢于叫板先进的“胆子”提起来,才能更好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是系统工程,也是基础性工程,我们必须要直面问题,紧盯问题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务必认真学习领会,结合职责分工,确保每个要求、每项任务落地落实。

——要一抓到底,以更实举措改革创新、补强短板,牢牢扭住“翻身仗”的关键。我们要紧紧围绕“不用求人、依法依规、便捷高效、暖心爽心”16字要求,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整治,全力打赢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攻坚战。要拿出“破”的勇气,让在昌江办事确实不用求人。把“政策知晓不求人、网上审批不求人、窗口办事不求人、标准服务不求人、投资落地不求人、公正执法不求人、民生实事不求人”作为抓手,强化靠前监督,及时收集、受理招商引资落地、企业生产经营等过程中出现的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问题,实施“建立台账、快速督办、回访销号”全流程标准化工作机制,狠刹办事求人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换位思考,不能只看自己“做得怎么样”,更要看服务对象“觉得怎么样”,把企业、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 “领导干部走流程”机制,按照“谁负责办理、谁负责审批、谁就要亲自体验一次”的要求,让各级领导干部转换角色、换位体验,以办事群众的身份,去切身感受服务效率高不高。要增强“法”的意识,让在昌江办事始终依法依规。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健全以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实现“进一次门、查多样事、一次到位”,检查的时间原则上1个月最多2天。坚决堵住权力寻租“后门”,对妨碍、破坏企业生产经营的违纪行为,有一个查一个,对违法犯罪行为露头就打、依法惩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要转变“服”的理念,让在昌江办事真正便捷高效。要把权力真正放下去。以“清单之外无权力,大厅之外无审批”为导向,以涉企投资经营审批事项、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为重点,坚持“营业执照+负面清单+政府监管和服务”的改革方向,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度,落实“非禁即入”,切实降低准入门槛,全面落实“一网通办”,把企业成本真正降下去。要突出“实”的导向,让在昌江办事感到暖心爽心。牢固树立“人人是服务员、行行是服务业、环环是服务链”的理念,实行“首问负责制”“首接负责制”,对企业诉求限时办结、按期答复。创造美好舒适的创业环境,坚持诚信守诺,学会“舍”,杜绝“欠企业的钱”“放企业的鸽子”的事情在昌江发生。

——要一鼓作气,以更强担当扛起责任、狠抓落实,持续夯实“一盘棋”的保障。全区上下必须把抓好落实摆在第一位置,一鼓作气、狠抓落实,夺取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的全面胜利。抓落实要增强能力在学习中提升能力,对标中心,服务大局,中心工作在哪里我们就跟进到哪里,大局工作在哪里,我们的学习对标就到哪里。要加强政策学习的研究,把政策学深吃透,做到现学现用,同时要提升与企业家交流的能力,提升格局视野。抓落实要提升标准。标准决定质量,质量成就品牌,提升标准质量就是增强抓落实的执行力和穿透力,要沉到一线发现问题、找到路径,提升服务企业的精准性,服务到企业的心坎上。抓落实要形成合力。优化营商环境既是一把手工程、也是全面工程,要全面重视、全区动员、全区行动、全区联动,进一步理清部门职能,健全协调机制,优化考核机制,形成人人讲招商,人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做宣传员、做推广者。抓落实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主动投身到贯彻落实重点工作、破解发展难题等各种斗争中去,坚持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让“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成为昌江大地的主旋律、最强音。抓落实要有目标导向。优化营商环境要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果论英雄,以企业的满意度、认可度论英雄,以商招商论英雄,通过全区上下的努力奋斗,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伊文斌强调,要凝聚共识抓环境。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植根的土壤,是市场主体活力的源泉,是地方发展生命的养分。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参与者、营造者、建设者。我们不仅要让今天受表彰的工业十强、纳税十强等大企业,感受到我们的真心、热心,也要让全区近3万户市场主体,在昌江办事暖心、爽心。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合力攻坚,让“一号改革工程”见人、见物、见效,我们就一定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打一场优化营商环境的翻身仗。要较真碰硬抓环境。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干部作风的“显示器”。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坚持有反映就调查、有举报就核实、有问题就处理,决不手软、决不姑息,达到查处一个、警示一片、教育全体的效果,做到顽疾不除誓不罢休。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通过全网格、全过程、全链条的服务,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加速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助力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让所有的市场主体在昌江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要争先创优抓环境。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压实责任、树立导向、比学赶超,通过一项一项地抓具体,一条一条地抓落实,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干部迈开腿、群众零跑腿,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发展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