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昌江区商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商务部门决策部署,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局上下凝心聚力、铆足干劲,坚持稳字当头,全力以赴推进招大引强,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指标稳中有进,各项工作运行有序。
一、2022 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1、产业招商有突破。根据昌江产业布局规划,聚焦壮大“3+1+X”主导产业,强力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数字经济、先进陶瓷等重大产业项目,成功引进“20”项目4个(高铁刹车片项目、新材料基地项目、金盾电子安防项目、飞宇医药化工项目)。
2、招商推介有成果。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和“闽三角”等地区,建立与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投资促进机构等联系渠道,利用好“瓷博会”等重大活动契机,做好招商推介,实施专项招商。截至目前, 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个,预计投资超167亿元。
3、项目申报有成效。主动做好与省市商务部门沟通,对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修改、及时重新上报。截至目前,已上报省商务厅“20”项目3个,认定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工业项目15个,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
4、服务客商有提升。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持续完善一站式服务和“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从项目对接、谈判、签约、审批、建设、投产以及政策兑现等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优质服务,积极协调、解决企业落地过程存在的难点问题,全力提供优质服务,推进项目落地实施。
(二)外资外贸稳中有进
1、外资引进取得突破。2022年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区商务局以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为契机,主动联系企业、服务企业,抓住机遇,积极对接辖区内黑猫集团对下属全资子公司江西黑猫新加坡有限公司增资的事项。截至目前,完成现汇750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2.5%,预计全年完成现汇引进1010万元。
2、持续培育外贸主体。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RCEP专题培训班、跨境电子商务论坛等各类培训,引导企业准确掌握新规则,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切实发挥进博会“四大平台”功能,持续放大人文交流平台作用,积极组织黑猫国际商贸、钟家千年、景铖瓷业参加非遗暨老字号产品及技艺展示;组织辖区内进出口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各类博览会,促进区内企业与参展商精准对接,推进优质消费品和服务“引进来“走出去”,截至8月,全区外贸总额18.16亿元,累计增速29.22%。
(三)防控消费统筹推进
1、疫情防控常态化。区商务局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指导商贸企业落实防疫工作,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市场监测,准确掌握商贸企业调入调出量、日均消费量、可供消费天数等情况,确保全区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截至目前,我区未出现异常波动。
2、消费经济再激活。在春节、端午、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辖区内企业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消费活动,促进企业口碑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今年以来,区商务局连续开展了春节促进商贸旅游消费月、五一端午促进商贸旅游消费季、金秋餐饮旅游消费促进月等多个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消费券300万元,带动各类商贸旅游消费近1500万元,进一步创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推动了经济增长。
(四)综合监管成效初显
1、营商环境再优化。认真对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的意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统一学习《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各项内容进行深入解析;紧紧围绕综合监管,优化执法方式,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2、监管方式再改善。今年以来,对商贸领域安全生产重点行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20次;对“九小场所”、大型超市超市及加油站开展深化消防安全检查专项整治,共检查小商店、小餐饮店360家,大型超市及加油站实现全覆盖;完成全区13家加油站点初审年检工作;审核登记报废机动车255辆。
3、农贸市场再升级。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区商务局积极调度,强化沟通,压实责任,确保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早动工、早竣工、早运营。截至目前,园林农贸市场已于6月正式开业运营;昌南大道农贸市场已完成整建设,预计11月全部完工并投入经营;河西农贸市场正在规划设计中。
(五)党建引领持续强化
把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全局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讨论,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新思想、新理论、新部署和新要求,及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招商工作、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以模范机关创为契机,指导党员干部用好“学习强国”、“党建云”、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等媒体,及时订购《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百年大党面对面》等“指定书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解决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和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严格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内组织生活。
(六)文明创建常态化开展
联合属地乡镇(街道)对城区内的废品回收站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摸查废品收购站50家。加强对废品收购站的常态化管理,做好日常检查、指导、规范工作,确保各废品站点做到有围挡封闭,无废品外溢现象,对市容市貌无影响。开展挂点村(三河村)、挂点路段(珠山西大道)和帮扶社区(一心桥社区)路长制巡察、社区帮扶、全员核酸等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不明显。大项目引进不足,今年虽然签约了几个“20”项目,但奋斗目标“50”项目目前仍是空白,与央企、国内外500强企业引进合作仍是空白。二是外贸离年度目标差距较大。受国际局势市场、全球疫情等诸多影响,全区外贸企业下行趋势明显,特别是占任务数比重近一半的黑猫进出口,目前的累计增速是负数,形势不太乐观。三是商贸消费形势依旧严峻。受疫情影响,旅游业、餐饮业受冲击较大,造成社会消费整体疲软,要完成全年目标困难仍然巨大。
三、2023年工作打算
(一)搭平台,增强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做好全区性的各项招商活动,积极参与省市的各类招商,强化招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数字经济、先进陶瓷等重大产业项目,厘清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和目标企业,发动全区各级干部,推进精准招商,壮大产业集群。
(二)促消费,保持社零额良好增长势头。充分发挥规划、政策引作用,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商贸业的发展。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类促销活动,形成区域商贸特色,打造商贸品牌。组团参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展会,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形象。加强市场监测,加强行业协会沟通,做好特殊行业监管。
(三)强基础,实现“走出去”快速发展。加强外贸进出口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和出口风险预测工作,主动深入了解外贸企业的困难与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有出口意向的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做大出口主体。充分发挥中信保平台作用,帮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