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文旅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昌江区文广新旅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1.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优化旅游营商环境。开展旅游营商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行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作”指挥部和应对旅游高峰服务提升工作指挥部“双指挥部”协同作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责任导向,全力备战旅游高峰期,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着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树立起“好客昌江”的良好形象。同时,贯彻上级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强化市场监管,发布了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与120余家酒店经营者签订《昌江区旅游住宿行业价格诚信承诺书》。二是全域旅游格局纵深推进。出台《关于疫情后推动“引客入昌江”的旅游发展奖励办法》,加大“引客入景”“引客入昌江”力度,促进各大旅行商及涉旅企业积极推介并组织游客来昌江区旅游;持续丰富和完善旅游业态布局,加大力度把宁封窑打造成文化主题旅游景区;着力打造的昌南里世界陶瓷潮玩小镇暨国际潮流艺术IP聚集地。三是旅游品牌创建成果突出。积极指导宁封窑、昌南里实施4A级景区创建工作,邀请国内外知名旅游规划院专家实地考察,为创建工作把脉问诊。四是旅游宣传营销精准得当。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参加“千年瓷都·景秀CHINA”的景杭文旅合作交流座谈会;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启动仪式;举办“畅游昌南里·幸福潮玩镇”暨百家旅行社走进昌南里推介活动。赴合肥开展“瓷源景德镇.潮玩昌南里”2024年景德镇昌江区、高新区文旅宣传推介暨昌南里世界陶瓷潮玩小镇开园活动。五是积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免费停车位300余个,在周末节假日期间开放办公大院停车场,新增一座二类公厕所;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设立志愿者服务站24个,党员志愿先锋岗24个,累计动员1086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游客14000余人次,实际解决问题17000余个。
2.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一是打造线上“第二舞台”。
依托“景德镇市昌江区文化馆”官方抖音账号、视频号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发布各类文化活动、艺术培训、展览等资讯,积极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自首次采用线上开播至今共惠及线上观众超6万人,官方抖音账号已吸引1400余名辖区居民群众关注参与线上活动,让观众足不出户享受高质量的线上文化盛宴。二是文艺创作演出精彩纷呈。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景区、草坪音乐会、昌文路演等各类文化文艺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80余场,文化服务惠及全区民众及游客达5万余人;组织开展2024年暑期公益培训班以及“云上·艺术夜校”80余次;开展周六书法公益课;“迎新春送福进万家”下基层活动;举办非遗体验剪纸、剪窗花手工制作活动;开展精彩非遗闹元宵活动;组织开展昌江区图书馆第三分馆开馆仪式暨阅读推广“共读现代文明 阅读温润成长”诵读比赛活动;,指导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开展诗词雅集·古韵中秋活动和“大手拉小手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开展岁岁重阳 暖暖书香”为幸福院送书暨老年人健康生活知识科普讲座活动。三是完善各类非遗名录。对非遗传承人进行档案登记、数字化存录,录入昌江非遗项目名录,建立资料数据库,收录省、市两级非遗项目名录4项,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市级非遗传承人3名。三是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稳步推进。深入基层社区、村、学校等单位开展春联进乡村、社区、全国安全教育主题讲座、雷锋纪念日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活动。四是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推进。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展分馆建设工作,对分管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全力筹备昌江森林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
3.着力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一是加强文物巡查安全保护工作。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52处,复核率74%,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5处。同时,强化正面宣传,通过文旅局公众号、张贴横幅标语、发放宣传册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不可移动文物线索并宣传文物保护知识,提高群众对文物普查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营造良好的文物普查工作氛围。二是完成丽阳窑址保护房验收工作。上报通过市文物局专家组对丽阳窑遗址(龙窑、葫芦窑)本体保护与保护性建筑提升工程进行了质量验收工作,市局专家对工程质量高度肯定,认为该工程程序管理到位、质量良好、验收合格,现已进行日常使用。三是积极推动申遗工作。为满足申遗的工作要求,聘请专家对三闾庙进行前期调研,并将三闾庙文物点分为了三闾庙古码头和三闾庙古建筑群两组文物点,进行文保点级别提升的申报工作和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
二、2025年工作计划
1.继续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旅游住宿退赔机制,加强导游员、讲解员培训工作,加大志愿者招募人数,及时发布信息、统筹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做好品牌创建,丰富旅游业态,加强力度推进宁封窑4A级景区创建工作,积极推进昌南里创建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不断提升昌南里世界陶瓷潮玩小镇品牌知名度,增加旅游选择。
2.继续加强文旅产业融合。深入推动旅游业与陶瓷文化融合,挖掘独具特色的昌江区陶瓷文化内涵,讲好昌江故事,为旅游产品铸魂,着重打造一批市场吸引力大的文创产品、旅游商品。深入挖掘培育陶瓷文化、红色文化、航空文化等,不断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有效供给。继续推动旅游业与体育、教育等第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提升相关产业综合竞争力。
3.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区文化馆、图书馆、荷塘红色书院等文化场馆提质升级,将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持续增加积极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加强陶瓷历史文化研究,强化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继续完善各类非遗名录。
4.继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持续做好文化遗址保护工作,加强文物保护思想宣传工作,常态化做好文物安全预警研判、巡查排查等工作,有利地保障辖区文物安全,筑牢夯实安全防线。同时,加大新发现文物点线索征集力度,保质保量完成第四次文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