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今年以来,全区卫生健康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健康江西建设为统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现将我委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慎终如始,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
为迎战传染性更高、隐匿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防控难度更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一是加强外防输入。始终将外防输入,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在景南高速路口、鲇鱼山镇新柳村等地设立了爱心服务站,对入景人员应检尽检。加强相关人员返乡报备、排查工作,今年以来全区累计排查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景人员12.51万人次,其中集中隔离2101人次。二是加强常态防控。实行区领导挂点和部门包片,构筑层层防控网格,全区共设有片区长69名、网格长536名、楼栋长1450名。区指挥部对疫情防控工作每日一会商,定期组织公安、市监、城管、卫生监督等执法人员,对沿街商铺特别是“五小行业”开展联合执法。推进场所码的应用,定期对教育系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和抽采,加强疫苗接种工作。三是加强核酸检测。全区现配有6台PCR核酸检测设备、1台流动采样车、20个采样亭、3台负压车,日最高检测量可达3000管。以社区村组为单位,全区共设立158个全员核酸采样点。截至目前,共开展了4轮全员核酸检测,共采样检测55.41万人次,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四是加强应急处突。及时对前期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完善了静态管理工作方案等应急预案,做好隔离点梯次启用准备。完成区指挥部视频系统改造提升,动态配备3轮全员核酸检测物资。组织了70支应急志愿者工作队伍,并多次对医务人员、志愿者开展防控专题培训。
(二)开拓创新,持续深化卫生健康事业改革
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区人民政府与市中医医院签订全域医联体联盟,各卫生院与市级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规范基本药物管理和合理使用。我区药品配送总金额246.697万元,基药使用金额163.005万元,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66.07%。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改进设备,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目前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占比61%。二是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实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加大中医人才培养,组织传统医学学术确有专长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加快推进昌江区中医医院建设,构建中医特色服务网络。三是加强医疗行业监管。采取定期检查、突击检查、重点检查、反复检查等方式,督促各医疗机构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强化行业规范管理,通过联合执法行动,对管辖的医疗机构开展高频次的监督检查,规范执业许可和从业人员的资格证管理,打击非法行医,查处黑诊所黑医生,保障群众健康权益不受侵害。
(三)统筹谋划,不断优化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水平
一是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做好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等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控策略,结核病、艾滋病等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加强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建设,做好预防接种,全区免疫规划类疫苗应接种26444剂次,实接种26249剂次,接种率99.26%,已达标。
二是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今年以来,结婚登记692对,免费婚检692对,婚检率100.00%。做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孕检检测人413对,完成任务91.78%。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孕产妇母婴传播项目,检测764人。全力推进2022年“两癌”筛查项目工作,截至目前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托幼(园)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三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以“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第34个爱卫月系列活动及第35个世界无烟日活动。在全区范围内牵头开展控烟整治行动,广泛开展“大清扫、大捡拾、大宣传”活动。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清理病媒生物滋生地,举办病媒生物防制培训,实施集中消杀,阻断媒介传播途径,增添及更换毒饵站1500余处,翻盆倒罐清理小型积水4000余处次,发放病媒生物防制宣传单12000余份,蟑螂药8000余袋,鼠药7000余袋。
四是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监督部门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整饬市场、护佑群众,在重点公共场所场所疫情防控指导监督、医疗市场规范、职业病危害防治、校园卫生健康监督、医疗服务机构和养老机构养老诈骗防范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服务小微企业,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积极作为、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365人次,出动车次150车次,打击无证行医“黑诊所” 1家。同时,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00余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300余份。收缴其医疗器械68件(套),药品3盒,对9家医疗机构实施了行政处罚,罚款金额5.76万元,行政警告7家。双随机监督抽检工作有序推进。对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监督和企业进行职业病防治专项培训。加大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力度。
五是积极开展职业健康工作。一是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系列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全省线上有奖竞答活动,并组织专业队伍深入企业、社区,据统计,此次系列宣传活动,共计发放各类宣传单1500余份,口罩500余个,接受群众咨询800余人,测量血压300余人。二是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我区精心组织实施,认真抓好落实,圆满完成辖区内12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完成率达100%。三是职业性尘肺病人随访与回顾性调查,落实《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中有关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调查任务,根据收集的尘肺病人名单信息,严格按照要求,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成了对辖区内20个尘肺病人的随访工作,随访率达100%。四是发放放射诊疗卫生许可证工作,截至目前,完成了五家放射诊疗机构的机房竣工验收以及放射诊疗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工作。五是开展全区企业摸底工作,重点对企业基本信息、人员持证情况、安全管理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方面梳理分类。六是推进健康企业创建工作,对健康企业创建对象给予重点扶持,加强技术指导,同时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优化企业健康环境,不断强化职业安全意识。
六是开展文明城市长效常态化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材料报送工作。根据区创文材料组任务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及时做好每季度、每半年以及年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材料报送工作。二是积极开展“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牵头控烟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督查,指导控烟工作,成功创建无烟机关68家,无烟医疗机构18家。据统计,督导控烟整治、农贸市场、校园周边整治行动十余次。三是大力开展路长制和共建社区帮扶活动。认真开展路长制和社区帮扶活动,研究制定紫晶路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十多次联合市挂点部门、属地、城管等多个部门对紫晶路联合开展整治行动。
(四)强化举措,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为积极打造“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爽心”营商环境品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效能,努力打造良好卫生健康发展环境。特制定《昌江区卫健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的实施方案》对我委的营商环境改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精简整合审批环节,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工作。取消设置审批环节,不再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二是网上公开办事信息,依托政务服务梳理系统,集中全面公开相关文件依据、办事指南、准入条件、常见问题等,实现网上可查、电话可询。三是减材料、压时限,优流程。对无设定依据的申报材料一律取消,对无法定依据的审批环节进行优化,办理时限缩减50%以上,提高了一次性办结率。将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组织清理“无谓证明”。四是实施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积极推动公共场所管理的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五是提升“服务为民”意识。规范窗口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印制行政许可服务指南,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做到“只跑一次”。
(五)统筹推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落地落实
开展健康江西行动项目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健康昌江建设工作网络。健全公共政策,制定并印发《健康昌江“2030”规划纲要》、《健康昌江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进健康细胞建设工程,累计共建设健康机关30个、健康学校7所、健康医院6所、健康社区(村)15个、健康企业4家、健康家庭120户。开展多形式健康宣传,向群众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全区健康素养水平由2018年的18.7%提升到2021年的29.02%。
(六)优化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加强
一是为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定了《昌江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项目内容,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二是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和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今年以来,全区健康档案管理累计建档总人数16.3727万人,建档率81.29%;建立电子档案16.3727万人,建档率81.29%。6岁以内儿童保健覆盖率70.09%;孕产妇早孕建档率15.11%、产后访视率21.50%;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87.36%;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84.72%;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90.56%;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33.96%。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16118份,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219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52次。三是落实脱贫慢性病人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健康帮扶脱贫人口1823人,签约服务1795人,履约服务1795人,履约率100% 。落实村卫生室坐诊和巡诊制度,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四是继续实施大病免费救治,目前全区已纳入重大疾病免费救治270人次,专项救治5人。
(七)规范管理,全面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组织、指导西郊街道森林社区申报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经市、区逐级评审,最终西郊街道森林社区被评为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组织各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根据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标准开展督导评估,向市级推荐枫树山医院、鲇鱼山中心卫生院、北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桉中医医院等7家机构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重点对养老机构内设的无资质医疗机构、无行医资质人员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等违法行为进行排查。加强人口监测,依法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措施,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截至2022年9月30日,全区共出生918人,人口出生率为5.96‰,人口自增长率为2.21‰,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31.23:100。积极开展0-3岁婴幼儿托育工作。目前开展3岁以下托育服务的公立幼儿园 5 所,私立幼儿园1所,月子中心 1 所,托位数达519个,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3个。
(八)固本强基,持续加强党建工作。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工作条例》,扎实抓好各项党建工作的落实。一是全面加强学习,不断筑牢思想共识。利用“学习强国”线上学习,突出常态长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二是不断优化组织建设,做好机关发展党员工作,共发展了3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2名发展对象,2名入党积极分子。严格党费收支,落实党务公开,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三是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全年共开展12次主题党日活动,16次支部委员会,8次党员大会,1次民主生活会,1次组织生活会,4次党课学习,6次志愿者活动,1次红色基地学习。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
二、2023年工作打算
(一)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四早”要求,压实 “五方”责任,坚持“人、物、环境”同防,科学精准务实高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平战结合,健全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机制和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机制,合理布局核酸检测点,动态完善检测机制,对普通人群和重点场所从业人员、公共服务场所高暴露人群实施定期核酸检测,确保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抓实抓细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要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落实落细院感防控措施。聚焦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三大要素,全面推进疾控防控能力建设。进一步抓好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加强第三针接种进度,尽快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加大老年人疫苗接种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
(二)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继续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狠抓项目实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建设和管理,促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解决村卫生室的办公条件和诊疗设施的简陋、陈旧老化问题。加大基层卫生人员培养培训力度。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做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年”。切实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继续引进社会资本办医院。切实改善医疗服务提升人们的医疗体验,规范用药管理。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中医水平。
(三)进一步做好全周期卫生健康工作
依法稳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推进优化生育政策落实。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推动建设一批方便、价格合理、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支持家政企业扩大育儿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1.5-3岁的幼儿。积极开展城乡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困难家庭孕妇基因检测产前筛查、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孕产期保健和儿童健康集中管理、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筛查工作。巩固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管理,全面保健母婴安全工作。加快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养老服务等医养结合工作,大力支持昌江医院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安宁疗护试点。
(四)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建设工作部署,围绕委党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建设,加大卫生健康学法普法立法工作;完善卫生健康法律体系加强卫生健康领域的基础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高卫生健康领域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卫生健康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其服务质量和安全,着重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管理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对公共卫生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强化卫生健康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监督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保障监督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医疗卫生市场的监督检查,打击非法行医、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推动医疗卫生市场的健康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为我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五)高质量推进健康昌江建设
开展健康昌江行动,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为切入点,大力实施“15+3”健康昌江行动,推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健康扶贫政策总体稳定,推进大病专项救治,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做好脱贫人口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继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果,做好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广泛发动居民参与文明创建活动,营造浓厚创建氛围。继续做好创文材料网上申报工作,加强文明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落实好共建社区帮扶活动和“路长制”责任段工作。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组织开展冬春季集中灭鼠和夏秋季灭蚊蝇、灭蟑螂活动。重点做好无烟环境建设工作,持续巩固提升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