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信访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 公告公示

昌江区委信访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4-03774 发布时间: 2024-02-23

                  昌江区信访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区信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为抓手,推进国家局和省市交办重点积案化解,推进重复信访治理等为重点,坚守为民服务、为党分忧初心,强化源头治理,夯实基层基础,优化信访服务,健全化解机制,全区信访形势持续向好,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夺取经济社会恢复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1-12月份,我局本级共接待来访群众140批,234人次;赴省访7批10人次;进京访24批25人次。业务指标上,及时受理率100%、按期答复率100%, 今年1-12月份,区接待来访140批,234人次,去年同期221批618人,同比批次下降36.65%,人次下降62.13%。去省上访7批10人次,去年同期1批2人次,同比批次上升600%,人次上升400%;进京上访25人次,去年同期22人次,同比人次上升13.63%。截至12月31日网上投诉195件,来信28件,及时受理率100%,按期办结率100%,答复率100%。网上投诉同比上升38.29%,来信同比下降41.30%。
二、2023年度信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信访服务工作质效。一是深化开展人民满意信访工作。把“最多访一次”与“争创人民满意信访部门、争当人民满意信访干部”紧密结合,推进“人民满意窗口”创建工作向乡镇(街道)延伸,不断优化信访办理流程,严格落实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制,坚持谁转送、交办,谁负责跟踪落实到位,谁办理、谁负责到底,确保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是全面推行“最多访一次”阳光信访工作机制。严格按照要求,将群众通过来信、来访、网上投诉、领导信箱等各种渠道提出的信访事项,全部纳入信访信息系统,建立起资源共享的“一站式”网上信访受理办理综合平台,不断提高信访事项受理办理效率,规范信访办理流程,做到信访受理一分不等、交办分流一刻不误,答复意见一字不错,办理时限一天不拖,群众评价一个不漏。三是深化法治信访建设。严格落实诉访分离制度,加强与各职能部门沟通衔接,对照依法信访处理清单,准确选择适用办理方式,确保信访事项分的准、接得住、办得好。全区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100%,信访群众满意率91.3%,信访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二)创新机制体制,巩固源头预防治理成果。一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探索“网格化+信访”模式,全面摸排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各板块矛盾纠纷隐患,动态调整矛盾纠纷隐患清单,今年以来我区共开展12次涉访不稳定因素全面排查工作,摸排涉访重点信访事项8件,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召开信访联席会议9次,研判分析信访形势。二是重视初信初访办结质效提升。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要求,要求乡镇(街道)对诉求合理的,要依法及时受理,确保工作不欠账,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要充分运用救助帮扶政策,确保问题不积累,对存在心结的,要耐心细致开展思想疏导,确保矛盾不激化。今年以来,全区共办理初信初访272件,初信初访办结率达100%;三是完善信访预警监督机制。要求各乡镇(街道)定期对每周开展重点案件分析研判、每月开展涉访矛盾纠纷分析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区信访工作联席办不定期对各单位各部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涉访矛盾分析不重视、重点人员动态跟踪不及时的单位和部门进行重点督查。四是完善大排查大化解机制。借鉴信访工作“枫桥经验”、“浦江经验”、“黄山经验”,开展矛盾纠纷集中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工作,今年7月25日至26日,区委书记倪卫春率四套班子领导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大接访活动,此次“大接访”活动,共计接访94件,接待群众100余人,涉及教育、医疗、民生等多个领域,现场解决40余件,通过大接访,增强了各级领导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拓宽工作思路,建立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渠道。一是深化完善信访矛盾多元化解机制。主动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充实整合基层信访工作力量,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乡贤”、律师、老党员等“能人说事”作用,开展全区“百姓说事”活动。二是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班工作。落实领导包案制度,以化解矛盾、解开心结为发力点,深入开展信访矛盾化解工作。三是把办实事解民忧化民怨作为分内事以信访推动问题解决。去年以来,西郊街道居民多次反映景德镇市城建开发公司宿舍与紫微花园二期之间的高9米的毛石护坡因双方维修资金难以落实得不到正常维护,出现开裂现象,如果护坡垮塌,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情况复杂,属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也多次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均未得到落实。昌江区信访局将这个信访事项作为重点“个案”给予推动,使此 “个案”引起市委书记刘锋和区委书记倪卫春的高度重视,批示要求在汛期来临之前必须完成除险加固,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市区领导的高位推动下,由住建局具体负责,属地街道、社区、信访局等部门全力配合,作为应急处置立即行动,投入110余万元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了护坡除险加固,为附近居民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受到群众高度称赞。
(四)着力求实求新,打造信访工作新亮点。一是“互联网+信访”模式产生新成效。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来信、来电、网上信访等无接触方式表达诉求,线上积极处理“网上投诉”、“领导信箱”涉访事项,确保群众诉求及时受理,开展多部门视频会办确保矛盾及时化解,利用电话回访保持和信访人联络,及时掌握信访人动态,保障了疫情期间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领导包案化解工作形成新常态。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度,采取“领导干部牵头抓,骨干力量集中抓,责任主体主责抓”的方式,改变了信访积案推进“自管自”“无约束”的状态,减少了交叉行动和信息误判,实现了化解工作的稳步推进。年初,我们对全区已发生过进京非访、进京越级访、挑头去省集访和有进京上访倾向的人员重新进行了梳理。三是积极探索“党建+信访”等工作新模式。2023年,区信访局着力探索工作创新,一是在初次信访事项办理中推出“五个三”工作举措,即首接“三告知”,办理“三沟通”,化解“三确认”,风险“三提醒”、结果“三通报”;二是在群众来信来访中实行“清单+闭环”管理;三是开展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系统治理”;四是开展“党建+信访”工作,实现党建工作与信访工作有机结合,互融互补,通过工作模式创新,有力提升了信访工作质效。四是重要节点信访保障工作建成新机制。建立重大节庆、重大会议信访保障长效机制,不断优化重要节点信访保障工作方案,提高“战时”矛盾隐患摸排质效和稳控反应,坚持早研判、早部署、早稳控,形成提前摸排矛盾纠纷实现源头治理、主动延长接待时间落实人员稳控,突出领导接访下访化解重点积案,加强警信联动畅通稳控渠道的全方位全链条闭环信访保障机制。今年全国两会、杭州亚运会、上海进博会召开期间,我区驻京工作人员在京劝返重点人员6人次。
(五)聚焦工作短板,扎实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省委巡视组反馈我局巡视巡察整改任务1项,即工作能力不足,方法简单,矛盾纠纷防控化解不及时。进京访从2019年的4批次逐年上升至2021年的55批次,群体访人次创近年来新高,此次巡视期间发生7批次共174人的群体访。二十大前夕,金岸名都社区违反聚集性活动事前报批规定,擅自出租场地举办购物节被叫停后,160余人4天内2次上访,区委及相关部门应急处置不到位,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和严重不良影响。
针对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信访局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已在3月31日前整改到位,一是成立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小组,区长、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协主席为副组长,区委常委、副区长、法检两长、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推进影响社会稳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今年以来12次全面排查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107件,化解积案11件,有效防控化解社会稳定风险。二是发挥乡(镇、街道)、村(居)“百姓说事”平台连心桥作用,全年化解矛盾纠纷680件,化解率98%,三是健全和完善信访积案“五定五包”措施,持续加强信访积案化解,信访事项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六)围绕“创先争优”,积极加强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信访工作形势,区信访局始终坚持加强自身建设,进行长期有效整改。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的意识,认真开展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了信访干部的政治素质。局领导干部结合学习教育活动,带头开展“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深入基层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二是深化访调对接的工作,认真落实市信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的意见》,聘请了1名律师作为第三方来区参与接访,引导信访人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有效协调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同时,加强信访工作与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衔接配合,形成信访联治、矛盾联调、工作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强业务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省(市)长手机、省(市)长信箱、网上信访等工作平台和信访内网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区信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效,信访态势平稳向好,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一是对信访人恶意登记、缠访行为没有很好的制约办法,没有明确的退出机制。二是有些信访积案中信访人的无理诉求或要求过高,短时间妥善解决难,稳控压力大。三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如土地征用、拆迁安置、老旧小区改造、退役军人服务、医患纠纷、劳动保障等信访难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四是信访亮点创新工作还不够完善;五是基层业务规范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单位部门信访人员业务技能亟待加强。六是全区信访力量严重不足,工作任务重、数量大,信访干部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四、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我区信访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信访工作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强化工作责任,提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水平,为建设现代化魅力新昌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一是强化初信初访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领导接访工作,坚持区党政领导到区信访接待中心接访下访制度,乡、镇(街道)领导到接访室接待群众。在业务办理上把好“三关”,强化初信初访受理“五个三”工作措施。二是加大交办督办工作力度。提高信访案件办理效率,交办事项要清、督查办理要实、解决问题要真,认真履行职责,对于信访案件要及时通知承办单位尽快办结,对因工作推诿、拖拉,造成信访案件超期办理和对因工作不到位、办理不公开、问题不落实、群众满意度低,造成激化矛盾酿成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责任单位或个人要依据有关规定进行问责。三是深化“人民满意窗口”建设工作。把“最多访一次”与“人民满意窗口”建设紧密结合,以“枫桥经验”为引领,创建“人民满意窗口”为载体,坚持内抓服务、外树形象,打造便民化服务平台,严格标准化接访流程,营造亲情化服务氛围。锻造优良化服务队伍。建好“人民满意窗口”,通过规范接待中心窗口建设、规范接访流程、规范事项办理,努力发挥信访干部“宣传员”“指挥员”“接待员”“战斗员”“调解员”的综合作用,弘扬主旋律、处事有方法、来事即办理、有事不怕事、倾情解民忧。
(二)进一步集中攻坚信访重点工作。一是深化重点积案持续攻坚。通过2022年全区上下勠力同心,集中消减一批“骨头案”、“钉子案”,积案存量持续减少,全区信访秩序持续向好。2024年要在积案化解工作上持续发力,全面动态排查梳理信访积案,坚持经常性排查与重点集中排查相结合,坚持属地为主、条块结合,落实领导包案、发挥信访联席会议作用,提出解决措施。二是继续做好规范进京越级访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我区实际情况,做好对个别重点人员的专班工作,明确专人负责,集中精力、集中人员化解矛盾,依法打击信访过程中违法行为,努力促使进京越级访大幅下降,实现信访形势持续向好。针对城乡建设领域新问题不断发生的现象,属地单位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责任部门牵头推动,问题属地主导化解,领导干部专项包案,促使新问题快速解决。三是做好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工作。采取精准有效的工作措施,对职责范围内的重复信访事项开展集中治理化解。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定期通报专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分析短板弱项,研究改进措施,确保完成治理化解专项工作目标任务。认真总结集中治理化解专项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完善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基层基础等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化解突出信访矛盾、攻坚疑难复杂问题、解决长期缠访闹访、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及时就地解决信访事项等长效工作机制。
(三)进一步优化信访服务提质增效。一是深入推进群众合理诉求“最多访一次”。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严格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制,要求接待群众来访、办理群众来信谁首接首办谁负责,按照“谁首次办理、谁跟踪督办”的原则,承办人员主动跟进、一盯到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改正,确保群众合理诉求能一次性处理到位,不断提升信访群众满意度。二是完善源头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优势,推动多元化解方式融合发展,深入整合非诉讼纠纷解决力量,完善落实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制,把决策过控变成尊重民意、化解民忧、维护民利的过程,从源头上防止矛盾风险产生。三是深化信息分析研判。用好用活信访大数据,重点围绕“六保”“六稳”以及区突出问题定期开展综合分析,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梳理汇集社情民意,组织有关部门联合研判,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的建议,推动层面性问题的解决,更好地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四)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责任落实。一是深化党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扎实推进我区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提高实际接访率,改变信访问题多发的局面,就必须在处理信访问题上变“被动”为“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面对面”解决群众难题,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人员吸附在当地。二是加强风险隐患防控。以争创“三无县(市、区)”为抓手,完善信访矛盾就地化解、信访人就地稳定的工作机制,加强重要敏感节点信访稳定工作,确保不发生大规模进京集访事件、不发生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省内集访事件、不发生因信访矛盾引发的有重大影响的个人极端事件、不发生涉访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保持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进一步打造高素质信访干部队伍。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教育引导广大信访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信访工作,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信访干部队伍。二是提升履职能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组织学习掌握信访理论、法律政策和业务技能。加强与职能部门互学互促,常态化邀请上级条线业务处室及职能部门业务骨干进行专题培训,弥补知识弱项、经验盲区,全面提升全区信访干部沟通对话、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