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2019年,我区上下大力推动隐患整改,切实加大监管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实现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1-11月,全区共发生2起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人。1起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死亡1人,受伤5人,工矿商贸等其他行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春节、全国“两会”、五一、中秋、 国庆和瓷博会等重要节点均保持安全平稳,我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主要工作
一是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十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百日行动。紧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工贸行业、消防、特种设备、燃气梭式窑等重点行业领域,以排查隐患、联合执法为着力点,整治成效显著。截止11月下旬,我区共辨识安全风险1239处,30余家企业已建立了“一图、一牌、三清单”,415家建立了基本信息台账。检查企业715家,其中:约谈(通报曝光)22家,实施经济处罚17.68万元(其中交通运输0.52万、建筑工程6万、消防8.86万、工贸1.3万、特种设备0.5万、危化0.5万),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企业15家(其中消防12家、工贸2家、燃气梭式窑1家),关闭非法违法企业(项目)1家(燃气梭式窑1家),行政拘留2人(交通运输交警)。
二是全面推进2019年度“双千示范”工程。根据《景德镇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持续开展“双千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拟定了昌江区“双千示范”工程2019年度拟创建企业名单。目前,全区已按要求对企业进行复评3家,新创建企业已有2家已完善相关资料,正在安排验收当中。
三是利用 “第三方”技术服务,助力安全监管。组织应急、消防、市监、工信等部门和第三方专家联合组成督导检查组对区属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大排查,共排查了14家企业,排查安全隐患78个,下发执法文书14份,约谈了14家企业相关责任人进行现场问题反馈,要求对提出的隐患问题要限期整改到位。
四是推进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全面推广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和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信息系统,截至目前,注册登记生产经营中企业已达49家,上线运行企业率100%,累计排查隐患2576条,隐患自查整改率100%。
为推进执法行为规范化、公开化,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今年来我局实施“双随机”摇号检查2次,共抽取6家企业,目前均已按照时间要求对6家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其中两家企业已停产停业,其余4家企业共检查发现隐患问题12条,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并上传了检查结果。
五是发挥联合执法工作力度。加大安全监管监察执联合执法力度,制定《昌江区安全生产领域行政联合执法行动工作机制》。查处位于新枫路社区一居民小区院内非法改装加油车1辆,及时拆除了隐蔽在居民身边的“移动炸弹”;查封1处位于鲇鱼山镇良港村一民房内非法储存经营危险化学品甲醇燃料窝点,扣甲醇燃料26吨、运输车辆1部、逮捕1名违法嫌疑人。
六是强化值班值守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及节日期间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积极对应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确保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和救助。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七是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今年入汛以来,由于连降暴雨,昌江区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和地质险情,造成20785人受灾、农作物经济损失912公顷,直接损失2563万元。灾情发生后,区应急管理局在救灾转隶职能还未到位的情况下,迅速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做到了及时、准确地统计上报灾情和救灾物资的发放,及时帮助灾民度过难关。
我区按照中央、省、市救灾工作的要求,对中央救灾补助第一批34万资金,及时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第二批补助金80万目前刚到区财政,我们将按照救灾发放的要求,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
近期,受到持续干旱影响,导致水源枯竭,我区针对丽阳镇余家村拳头山近40户村民出现生活用水困难,饮用水无法保障的情况。每天及时安排用消防车送水到村,缓解用水紧张。11月初以来,共运送22车次88吨“甘霖”上门,为群众提供干净卫生的饮用水,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三、存在的问题
(一)应急管理力量薄弱。由于全区机构改革期间机构职能和转隶人员尚未完全到位。目前的人员配备暂不能满足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安全监管专业化水平不高。基层安监机构专业化力量和执法人员配备不足;机构改革后新划入的防震减灾、自然灾害救助、森林防灭火等方面职能缺乏相应的人员和处理经验。
(三)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仍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到位,对应急处置工作不重视,甚至有个别不法分子“要钱不要命、要利不要法”,铤而走险非法违法生产经营。
四、下一步工作部署
一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督促企业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自报制度、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生产,加大安全投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制作“一图一牌三清单”,指导企业经常性开展自查自改自报工作,形成涵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隐患自查责任体系,倒逼企业严格履行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重点问题隐患整改。紧盯安全问题不放松,开展专业、专项、专家查隐患工作,实施精准治理,完善闭环管理,治理一批深层次安全隐患和安全“顽疾”。
三是强化安全源头管控。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认真落实安全许可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深入推进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四是创新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深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生产月”为载体,扩大安全宣传的覆盖面,创建微信、微博等安全宣传新平台,推动安全宣传常态化、立体化和多样化。
五是提升防灾应急救援能力。整合应急资源加强队伍建设。充分用足政策,积极主动与上级对接,争取更多支持,以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整合公安消防、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汛等方方面面的应急救援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综合应急抢险救援队伍。
六是烟花爆竹整治。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要加强区域联动、认真部署,周密安排,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监管。要突出重点 创新举措联合执法,重点打击整治无证经营、非法贮藏、非法运输的行为,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七是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十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百专项行动。开展“三项整治”工作,就是要深刻汲取近期省、市、区内外系列事故教训,补齐安全生产工作短板,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自觉对标对表,切实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要突出重点,坚决落实开展“三项整治”的工作要求,务必对照方案要求,明确工作任务,认真组织实施,把牢整治重点,细查问题隐患,严格监管执法,确保“三项整治”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取得预期成效。要加强领导、努力形成开展“三项整治”的强大合力,把开展“三项整治”摆在重要位置,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宣传引导,从严压实责任,担当作为,确保“三项整治”各项任务措施全面落实、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