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昌江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完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受灾地区社会稳定。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行政区域内遭受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区级层面开展的灾害救助等工作。
发生其他类型突发事件,根据需要可参照本预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二、主要内容
《预案》主要围绕优化响应启动指标、细化灾情信息报告、明确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组织协调作用、完善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具体响应措施等内容进行了修订。共分八个部分。
一是总则。明确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
二是组织指挥体系。明确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办公室和专业委员会相关职责。
三是灾害救助准备。明确相关部门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和做好灾害救助准备具体措施。
四是灾情信息报告和发布。明确灾情信息报告和灾情信息发布具体要求。
五是区级应急响应。明确四个等级响应级别启动条件和调整条件、启动程序、响应措施和响应终止。
六是灾后救助。明确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冬春救助相关要求。
七是保障措施。明确资金物资、通信信息、装备设施、人力资源、社会动员、科技、宣传培训等保障措施。
八是附则。明确名词术语、责任奖惩、预案管理、参照情形、实施时间。
三、主要特点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响应启动程序、响应措施、保障措施等方面,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灾害救助全过程,受灾地区党委和政府同向发力,为救灾救助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坚持统筹联动。充分发挥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牵头抓总、综合统筹、指导督促作用,提高“统”的综合性、权威性。同时推动各成员单位发挥专业优势、行业优势,落实会商研判、响应启动、灾后救助等职责任务,构建统一指挥、统筹协调、各涉灾部门联动配合、协同应对的运行机制。
(三)坚持响应优化。根据我区区情和近年来实战经验,删除“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户数与间数”启动指标,降低“因旱需救助人数”启动指标,新增“直接经济损失”和“农作物绝收面积”启动指标。同时,加强灾害救助响应与各主要灾种响应的协调联动,对已启动区级防汛抗旱、地震、地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的,经综合会商研判灾情态势,视情联动启动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具体实践中,既考虑灾种响应启动情况,也考虑具体灾害损失,推动灾害救助工作关口前移,提升整体救助效能。
(四)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因灾死亡人员信息报送不及时、不准确,完善死亡人口信息比对机制和提出解决部门认定意见不一致的操作方法;针对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需要较以前发生明显变化,提高救灾应急响应效率,推动灾害救助实现由“兜底为主”向“提高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