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枫街道2022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业已进入尾声,在接下来的2022年,新枫街道将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定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区第十一届人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工业强区、文明新城、开放融合、幸福共享,全面建设现代化魅力新昌江”的目标,结合街道工作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抢抓机遇,科学应对,奋力开创街道发展新业绩。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好方向、带好队伍、做好工作,聚力打造“五个新枫”:
(一)富裕新枫。一是坚持强工业、强产业的发展思路,树牢招商“一盘棋”思想。积极融入市委“五新”战略行动和区委“3344”战略行动,围绕生物医药、高科技电子等区重点产业及上下游产业进行招商。建立健全财税任务责任制,动员全街道上下渠道、全方位招商,以大招商推动大投资、促进大发展,集中力量攻坚工业倍增三年工作计划,开拓街道经济发展新局面。二是发挥街道高质量发展办公室和总部经济办公室协调作用,严格落实“四个一”服务制度,全心全意做好企业服务日,主动上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全力推动企业早投产早见效。三是倾心打造智慧河西农贸市场商业综合体,在河西农贸市场原址进行改建,共建5层,规划配套停车场,实现农贸市场、商超、休闲娱乐、餐饮等全业态覆盖,彻底改变市场“脏乱差”的形象,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添活力。
(二)幸福新枫。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扎实办好一批群众认可的民生实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一是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关心弱势群体,继续发挥民生兜底保障的重要作用,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区帮扶政策;在救助和帮扶内容上不断拓展,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因地制宜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夯实乡村振兴基石。二是坚持抓好“一老一小”。以园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试点,全面铺开打造其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加快嘉和幼儿园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期交付运行,针对其他人口密集地积极筹划新建大型幼儿园,提高普惠幼儿园覆盖率。三是发挥好三河排涝站的民生作用。现排涝站已完工进入最后验收阶段,下一步街道将对接好运行、管理工作,确保排涝站能够发挥应有的功效,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魅力新枫。一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目标,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完善常态长效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机制。深入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打造无物业管理小区治理新模式,成立凤凰山社区月丘里小区业主委员会,探索居民自治新模式,以实际行动来筑牢“面子”撑起“里子”,切实提升城市品质。二是以棚改促城市更新。围绕“五新”战略行动中的新型人文城市新范例的战略,紧抓谭家山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这一机遇,结合五年内西市区棚改清零这一工作目标,坚决完成征收任务,以区委区政府“打造富有瓷都韵味、昌江风情的街巷空间”的规划思路为方向,通过空间改造和资源重组,让该片区10486位百姓享受更加便捷、舒适、优质的都市化生活,将谭家山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打造成为西市区标杆工程。三是打造文化旅游新街区。深挖街道三河古码头,三河清街的深厚陶瓷文化与历史文化,依托中国陶瓷城区位优势和“三河购”电商品牌优势,吸引更多中小微企业入驻美食街项目,将未来的新枫打造为陶瓷文化旅游活力街区、网红夜市经济街区,让昌江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好地方,让新枫成为西市区、新昌江的魅力街区。
(四)平安新枫。一是深化基层治理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打造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打造街道一级综治中心和十八渡社区、韭菜园社区综治中心服务点,建立“街道、社区、物业”三级联动的热线办理机制,做好园林社区翡丽公园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二是常态长效疫情防控管理。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牢守“外防输入”关口,全面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三是多措并举促平安。完善应急救援措施,严格督查辖区安全生产,落实跟踪整改,守牢安全底线;大力推动平安村(居)建设,从严从细抓实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管控,集中化解新枫积案,探索破解城区征迁安置难题的新办法,做到小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确保街道和谐稳定。
(五)模范新枫。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作示范、勇争先”的殷殷嘱托,干在实,争在先,深化党建引领作用,勇于树立标杆,争做排头兵。一是高标准打造现代化示范化党群服务中心。凤凰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在改造提升,三河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主体已完成,下一步将全力谋划河西村党群服务中心和嘉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共驻共建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坚持“软硬兼施”,一手抓要素集聚,一手抓服务提质,着力将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新平台、新高地。二是进一步夯实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备用结合,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2名后备干部,把回乡知识青年、生产致富能手、管理治理能手等作为人选,实行动态管理,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着力培养一批为民服务的“排头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三是扎紧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以建设街道廉政文化展馆为抓手,结合日常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用好第一、二种形态,做到廉政谈话警示提醒常态化,争做“最讲政治、最讲执行、最讲团结、最讲担当”的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