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共文化体育 > 文化遗产保护

民俗博物馆在三闾庙开馆:老物件唤醒城市记忆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5-14882 发布时间: 2025-08-08

“叮铃铃——”一串清脆的车铃声从三闾庙历史文化街区深处传来,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原来,是刚开馆的民俗博物馆里,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辆锃亮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这辆带着锈迹却依旧精神的“老伙计”,成了三闾庙历史文化街区里最抢眼的“新明星”。

走进这座藏在青石板灰瓦间的民俗博物馆,仿佛穿越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市井生活。馆内黑白电视机还留着旋钮转动的磨损痕迹,墙上挂着的的确良衬衫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八大杠自行车并排而立,车把上的黑色车筐、后座的金属弹簧、车座下的铁皮工具箱,每一处细节都勾起参观者的回忆。


“这车子我爸骑了二十年!”市民王阿姨摸着车座说:“那时候带娃、买菜、上下班全靠它,车后座的弹簧垫磨平了三次,我家小子就是在这上面颠着长大的。”展馆里,这样的对话此起彼伏。一位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踮脚打量展台上的铁皮青蛙,爷爷在一旁演示:“拧上发条,它能蹦一整天,当年能玩上这个,可是全大院最靓的娃!”


据了解,馆内共展出30余件老物件,小到顶针、算盘,大到缝纫机、粮票本,每一件都带着生活的温度。


夕阳西下,二八大杠的叮咚声漫过青石板路,与文化街区老字号米面油摊位的铜铃声交织在一起,也照亮了从博物馆里走出来的游客——他们手里攥着刚买的老冰棍,身影渐渐融进这片既有老物件故事、又有鲜活烟火气的三闾庙历史文化街区,满是怀旧的味道。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