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昌江区应急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党建引领、安全发展”为主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重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灾害防治能力稳步提升。现将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应急管理根基
1.稳抓意识形态。制定《昌江区应急管理局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2025年昌江区应急管理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机关党支部学习9场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推进学习教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究制定《昌江区应急管理局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计划》和《昌江区应急管理局机关党支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计划》,发放学习读本,通过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加强学习教育,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筑牢廉洁自律思想根基 构建应急系统风清气正生态》主题党课,并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区委编制的警示教育片,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纪律规矩意识。党委班子及科级干部查摆学习教育问题30条,已整改27条。修订完善相关计划2项,按计划抓好贯彻执行,切实巩固整改成果。
3.加强作风建设。压实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昌江区应急管理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层层传导压力。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截至目前已开展谈心谈话3次。学习典型案例通报6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汲取教训,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持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三公”经费管理规定,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4.突出党建引领。实施“党建十业务”融合,开设“党建+应急管理”平台,在平台上宣传教育板块每月上传7篇关于党建引领防灾减灾、灾害预防、安全隐患排查的内容,实现理论学习常态化多元化。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与新枫路党支部建立党建共建关系,通过结对帮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组织开展“窑火红暖冬志愿同行”“奋勇争先 勇攀高峰”“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清理杂草、助力老人出行”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担当作为。
(二)聚焦风险防控,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1.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提请区委常委会2次、区政府常务会4次、区安委会全体会和专题会8次,专题学习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制定《昌江区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明确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消除监管盲区。5月23日,区安防办联合区委党校、区司法局举办了全区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各乡(镇)街道、园区管委会、区安防减救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业务负责人共计70余人参加培训。为全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2.全面推动三年行动。根据《昌江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有序推进,制定2025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清单,以“1+25+6”方案体系为抓手,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今年以来,通过多部门联动协作,共检查企业1151家次,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53条,已整改143条,整改率93.46%;行政处罚5次,罚没5.902万元,查处电焊等特种作业岗位人员无证上岗24人;开展企业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40次1420人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检查指引等配套文件宣贯、解读67次2560人次;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20次1840人次;推动58家企业开展疏散应急演练,打通应急逃生通道1494个;督促16家企业负责人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开展自查,开展帮扶指导高危企业14家。政府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投入310万元。
3.排查重点领域隐患。危化品领域,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今年以来共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10家(次),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整改重大安全隐患6条,督促企业整改一般安全隐患12处。配合市局开展对鱼山医药产业园整治提升指导服务2次,参加部、省相关业务培训30余人(次)。烟花爆竹领域,加强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销售旺季经营安全执法检查,常态化做好日常监管,今年以来共检查批发和零售单位80家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2处,对两家经营单位实施行政处罚。工贸领域,抓实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通过企业自查、专家检查、执法检查等方式,深入推进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今年以来组织专家对全区17家重点工贸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查改问题47条,其中重大事故隐患4条。
4.持续开展集中整治。对照《全区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整治内容“六个方面”,深入自查自纠,强化专项整治。共报送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4条,其中行政审批方面1条、隐患整治方面3条,目前已完成整改3条、正在推进整改中1条。
(三)夯实防灾基础,提升减灾救灾能力
1.防灾减灾不断强化。推行“政府主导、成员运作、公众参与”模式,不断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公共管理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根本遵循,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结合区情及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情况,修订了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灾害预警发布机制,通过党建+应急管理发布应急科普35条、预警预报15条,气象信息转发各乡镇街道群300余条,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规范报灾管理,及时上报受灾人口70人,紧急转移安置11人,直接经济损失31.56万元。开展基层灾害信息员业务培训班1期,在灾害风险隐患系统报送整改灾害风险隐患3条。紧紧围绕今年5·12“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戏曲传韵 防灾筑安”主题开展与戏曲相结合的集中宣传活动,发放科普刊物3000余份。结合“六进”活动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等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4次、主题班会50场次,增强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防汛备汛扎实有效。坚持关口前移,修订印发《昌江区防汛抗旱工作要点》《昌江区防汛工作方案》《昌江区防汛目标任务书》等,组织参加全省防汛抗旱培训班1次,5月份举办2025年防灾减灾业务知识培训班1期,参训人数90人。在河西码头举办的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发放1000余份防汛知识宣传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防范应对基本技能。对全区33座水库、堤坝开展隐患排查,共发现重点隐患问题8个,逐一落实整治措施、责任和时限,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区山田、郭璞峰、杨湾、猪皮滩、横溪桥等五个小一型以上水库,都还保持在较低水位运行。
3.防震减灾有序推进。区应急管理局、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制定了《防震减灾与应急广播联动机制》,形成防震减灾工作的合力,不断提高全区防震减灾综合水平。第一季度已对昌江区地震监测站(伴山洋房站)监测设施开展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和周边环境有无影响。组织全区100名应急管理人员参加防震减灾业务培训班,在昌江区第十一小学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5·12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手册300余份。
4.森林防灭火常抓不懈。始终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政府区长是第一责任人,成立了区、乡、村三级森林草原防火指挥体系。年初区委书记签发总林长令,进一步压实森林防火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森林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区政府下发了禁火令,抓实抓好野外火源管理。上半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事故。
(四)健全应急体系,增强救援保障能力
1.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森林消防救援大队不定期组织战备拉动训练,对照拉动检查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时刻保持战备。做好日常训练200余次,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提升素养,完成30余次巡逻防控和15次森林灭火任务、3次水域安保任务,与市支队开展为期40天的水域救援训练并进行水上救援实战演练1次,参加救援设备培训5次,救援能力不断提升。
2.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制度,不断充实防灾减灾物资储备,现有水陆两用车1台、冲锋舟10艘、橡皮艇12艘、救生衣、救生圈等各类救援装备2000余件、为实施抢险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资保障,确保突发事件快速响应。
3.严格值班值守制度。注重加强值班备勤和夜间巡查力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落实信息联络机制,时刻保持通信通畅。在节假日期间不间断开展巡逻防控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隐患排查治理存在薄弱环节;新业态、新领域安全风险逐渐显现,监管难度加大。
(二)防灾减灾基础仍需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力量薄弱,部分村(社区)应急设施设备配备不足,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待提升。
(三)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短板。专业救援队伍装备水平与实战需求存在差距,部门间应急联动机制不够顺畅;应急干部面对长期高度强压工作出现懈怠情绪,工作积极性仍需加强。
(四)党建业务融合深度不足。党建引领业务工作的创新举措不多,部分党员干部服务大局、攻坚克难的主动性和能力需进一步增强。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和打算
下一步,昌江区应急管理局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及时化解信访舆情矛盾,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思想保障。
(二)深化融合共促,发挥党建引领效能。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党建+安全生产”“党建+应急救援”等特色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应急管理铁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服务群众、推动工作。
(三)推进专项整治,夯实安全生产根基。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扣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巩固集中整治成效;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企业安全培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四)完善防灾体系,提升减灾能力。加快推进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开展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提升灾害应对处置能力;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优化应急体系,强化救援保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大装备投入,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消防、卫健等部门协同配合;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布局,建立科学高效的物资调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