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昌江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态势,PM2.5平均浓度23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年占比98.4%,较全市平均值高出1.2个百分点,地表水水质断面优良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正在持续改善。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昌江区扎实推进碧水提升攻坚战,持续开展饮用水源保护检查,抓好饮用水源地常态化监管,饮用水水源地均按规范设立保护区地理界标、警示标志和宣传牌,整治城区黑臭水体,开展雨污分流改造,确保昌江区水质达标率100%。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昌江区稳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辖区内企业提高环保型原辅材料使用比例,优化工艺,提高挥发性有机废气收集率和处理效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工序,必须配备收集系统,安装高效回收净化设施。并开展“三烟”“四尘”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改善全区空气质量。
2022年以来,昌江区常态化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防止辖区内用地土壤污染,依法依规对辖区内的关停搬迁企业用地的情况进行备案,建立了危险废物监管企业清单,督促企业按规范编制、上传“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信息。并对辖区内的耕地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查,经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检测,重金属等检测结果均未超标。
“两高”行业是耗能大户,也是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昌江区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攻坚战,持续加大对“两高”企业监督检查力度,坚持以乡镇(街道)为主体,每月在辖区开展排查,重点监督检查新建、在建“两高”项目能耗落实情况。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和煤炭行业落后产能进行排查,对落后产能的企业下令停产整改。
自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昌江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了《2022年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昌江区2022年河湖投肥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印发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排查整改工作方案》,委托第三方建立昌江区监测站点,组建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组,护航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提升。
去年,昌江区完成人工造林230亩,其中营造珍贵树种培育113亩,完成退化林修复682亩,封山育林1184亩。为做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松材线虫病秋季监测普查,在检疫执法工作中,相关单位不定期对涉木单位进行执法和宣传,进一步打好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
在昌江区境内,母亲河“昌江”是主要水域,昌江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持续打好河湖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为保证河段水域安全,昌江区以打击非法采砂、运砂等违法行为为抓手,严厉查处非法围湖占地、乱堆乱弃、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加强对昌江区辖区内排污口的整治和排查,实现全区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下一步,昌江区将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聚焦“双一号工程”,努力协调解决好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的环保难题,为奋力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不断注入“昌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