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 景德镇市昌江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4-15690 发布时间: 2024-06-12

一、行动方案编制背景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党的二十大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出发,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2023年9月,国家和江西省分别召开了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为落实好国家和江西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具有昌江特色的“2+1+X”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行动方案编制依据

行动方案编制依据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的通知》(赣府字〔2023〕40号)《景德镇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景府发〔2024〕1号)、《昌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对表《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景德镇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工作任务,聚焦“作示范、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以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陶瓷主导产业链为重点,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和高效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坚持龙头引领、专业配套、融合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2026年,实现产业链现代化“3110”目标3”: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陶瓷3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1”:电子信息打造成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10”:实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

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1.“2+1”重点产业链

完善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链。以鱼山医药产业园为主要载体,依托富祥药业、黑猫股份等龙头企业,积极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推动以黑猫股份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上持续投入发展,推动以富祥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全力以赴推动全区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产业链向着规模化大步迈进、朝着高端化持续攀升、遵循绿色化发展路径,从而实现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化升级与做强做优目标,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到2026年,力争全区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

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以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主要载体,依托乐彭电器、宏亿电子等龙头企业,加快延伸产业链上下游,重点发展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LED照明、Mini显示屏PCB产业、消费电子新赛道、传感器芯片制造、半导体封测等。这些领域涵盖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多个关键环节,为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全区电子信息企业快速成规模、上台阶。到2026年,全区电子信息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家,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

完善陶瓷产业链。充分挖掘昌江区基础特色优势,按照文化创意陶瓷日用化规模化、传统陶瓷文化化、先进陶瓷错位化的发展思路,支持企业培育自有品牌,推进陶瓷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广泛开展陶瓷文化的展示、传播和交流;推动传统陶瓷企业转型,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升整体生产效益;围绕先进陶瓷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对企业进行跟踪培育,支持企业升规入统,壮大先陶企业队伍。到2026年,陶瓷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家,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2.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进一步完善鱼丽电子信息产业园软硬件设施,优化产业生态,加快延伸产业链上下游,聚焦LED照明、电子陶瓷、集成电路等细分领域,做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工作,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全区电子信息产业快速成规模、上台阶,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到2026年,全区电子信息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力争达到20家,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

(三)主要举措

1.实施链长制升级行动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探索推行“链长+”“链主+”工作模式。制定《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陶瓷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等针对性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省“1269”行动计划,始终坚持“工业强区、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不动摇,聚焦重点产业垂直需求链和横向协作链,实施“靶向招商”。围绕黑猫股份、景焦能源、富祥药业、富祥生物、宏亿电子、乐彭电器等龙头链主企业,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链接紧密、资源集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制定“一企一策”定向培育计划,支持链主企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完善重点产业链“四图五清单”,推进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2.强化创新融合发展。强化创新驱动,推动我区工业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发展新质生产力,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争创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的占比明显提升,鼓励和引导知名高校院所、链主企业来区共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创新平台体系。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鼓励青年人才申报国家、省、市各级人才工程计划。不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对接活动,推动首台(套)产品应用推广,促进企业供需对接及时化常态化。

3.完善资源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主动服务、精准服务意识,不断创新服务机制、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效,推动各级惠企纾困政策集成落地,当好企业“娘家人”。综合运用企业“亩均论英雄”等评价结果,合理配置资金、土地、水、电、气、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推动企业、行业、区域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益稳步提升。优化完善常态化企业帮扶机制,通过“三全暖企”、企业特派员等活动,科学合理确定帮扶企业名单,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沟通渠道,广泛宣传各项助企暖企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

4.大力开展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加大5G基站建设力度,推进IPv6、移动物联网部署应用。推动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和龙头企业示范引领,支持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陶瓷等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智能制造升级改造,实施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一企一策战略”,分产业分领域打造标杆示范。推动园区和行业系统开展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化诊所”建设。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培育一批细分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充盈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生态资源池。

政策咨询电话:0798-8330890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