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法规 > 重大政策落实评价

【规范性文件发布后评估】《关于印发昌江区创新服务模式推行“无感办理”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4-20562 发布时间: 2024-10-14

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助力我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我区推出无感办理服务模式,致力让办事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无感审批、无感申办、无感领证的优质服务。为切实落实“无感办理”服务,昌江区各部门协调配合,拿出“实”举措,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稳步推进“无感办理”落地见效,真正做到政务服务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

《昌江区创新服务模式推行无感办理服务实施方案》“无感办理”服务主要包括“无感审批”“无感监管”和“无感兑现”三部分其中“无感监管”暂无相关事项。2024年1-10月,我区推出无感审批服务事项7项,无感兑现服务事项清单13项,累计办理小餐饮小食杂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延续登记104件,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延续15件。梳理出现行有效惠企事项16条,其中免申即享13条,即申即享1条,承诺兑现2条。目前累计兑现惠企事项10条,累计兑现金额874.25万元,累计兑现企业36户,企业覆盖率为0.16%,免申即享兑现企业数占比100%。

一、落实无感办理具体举措

1.服务在大厅落地“边试边改”。根据已梳理的第一批“无感审批”“无感兑现”事项清单。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在政务服务办事窗口和惠企兑现窗口先行先试,后续根据企业群众反馈群体再扩大范围、完善具体措施。

2.加强人员业务培训。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教育管理,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确保经办人员熟知无感办理服务的具体内容、实施方式、服务流程。

3.建立“无感办理”服务机制。举办专项工作座谈会,邀请“无感办理”服务的审批部门、监管部门、政策主管部门、代办帮办专员参加,广泛听取企业群众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建立“无感办理”服务工作机制,引入“帮代办”服务,实行代办帮办专员首问负责制,审批流程和办结时限严格按照政务服务办事指南实施。强化代办帮办专员“店小二”服务意识,实现审批、跟踪审批证件结果等全链条服务。

二、实施效果和效应分析

1.无感办理具体情况。在政务信息数据共享互认互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系统检索、人工筛查的方式,定期筛选出许可证即将到期的市场主体。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提醒告知企业群众及时办理许可证件延续和所需资料,避免证照过期重新办理的麻烦。通过逐步拓展适用范围,成熟一批公布一批,逐步将更多事项纳入了“无感审批”适用范围。企业可结合帮办代办服务内容选择上门或邮政免费寄递送达方式享受“无感续证”的“零跑腿”服务,无需来回跑动。在“无感”体验中,即可完成更换许可的服务,给企业和群众带来更多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实现政务服务从“被动审批”向“主动服务”的升级转变。今年以来,已向市场主体发送提醒信息121条,办理延续业务104次。 在“无感兑现”方面,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事项,畅通线上、线下申请渠道,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经办服务,充分利用业务系统后台数据比对功能,精准筛查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经企业确认、社会公示后直接将返还资金拨付至企业,让企业享受免申报、零资料的便捷服务。“系统筛选”代替“企业申报”,由“数据跑路”代替“人工传递”。

2效应分析。无感审批模式下,无感审批通过数据内部流转和并联审批,大幅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企业群众无需主动申请、无需来回跑腿、无需提交纸质材料,即可在无感体验中办成事。这种便捷、高效的办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无感兑现推动了审批流程再造,减少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优化了营商环境。通过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

3.落实无感办理的影响。一是提升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企业和群众无需主动申请、无需提供佐证材料,即可享受相关政务服务政策,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优化了营商环境。二是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无感审批通过减少审批材料、简化申请表单、精简审批环节等措施,大幅度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三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通过“无感兑现”,将各项惠企政策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到企业,从而实现了政策红利的直达快享,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三、存在问题

1.“无感审批”数据不够通畅。各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导致部分审批所需数据无法及时获取。数据格式和标准不统一,增加了数据共享的难度影响无感审批的流程

2.“无感兑现”无法覆盖完全。昌江区的平台企业过多,很难做到企业80%覆盖,比如法人无法联系、法人是老人家不会操作的、法人不配合等等各种原因。企业对相应的政策不理解,对企业上惠企平台、“完善信息”积极性不够,“无感兑现”难于做到全覆盖。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拓展“无感办理”范围。逐步将更多事项纳入无感审批范围,特别是与群众生活和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推动无感审批服务链条向更多领域延伸。将更多领域和行业的政策纳入“免申即享”范围,特别是与群众生活和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加强对新政策、新领域的梳理和研究,确保“免申即享”能够与时俱进、覆盖更广。加大对“免申即享”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

2.推动信息共享。根据上级职能部门的要求,落实推进审批、监管、执法、信用平台融合,实现行政审批部门与行政监管部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相关审批数据及证照信息的推送,形成政府对市场主体全闭环管理和服务。

3.开展学校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对企业和群众的培训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无感办理”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4.加强宣传和推广加大对无感审批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