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区政府网 |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自然资源

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55488/2024-18046 发布时间: 2024-09-12

以下是生活中常见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方法:

山体滑坡崩塌的

预防措施

• 房屋选址新建房屋时,避免选择在山体陡峭、岩土体松软、有明显裂缝或曾经发生过滑坡的区域。在山区,尽量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且有稳定基岩的地方建造房屋。

• 日常观察居民要经常观察周围山体的情况,注意山体是否出现新的裂缝、山体局部是否有下沉或隆起、坡面上的树木是否有歪斜等异常现象。一旦发现这些迹象,应及时向当地的地质灾害防治部门报告。

• 雨季防范在雨季来临前,清理房屋周边的排水渠道,确保雨水能够顺畅排出,避免雨水在房屋周边积聚,浸泡山体坡脚。同时,在山体坡面上,可以用塑料薄膜等防水材料覆盖一些容易被雨水冲刷的区域,减少雨水对坡面的直接侵蚀。

治理措施

• 简易支挡

如果发现山体滑坡的迹象不太严重,可以采取一些简易的支挡措施。例如,在滑坡体的前缘堆积沙袋,形成一道临时的挡墙,阻挡滑坡体的下滑。沙袋的堆积高度和宽度可根据滑坡的规模和下滑力的大小来确定,一般高度为1 - 2米,宽度为2 - 3米。

• 坡面加固

对于小规模的滑坡,可以对坡面进行简单的加固处理。比如,在坡面上铺设铁丝网,然后用钢钉将铁丝网固定在坡面上,再在铁丝网上喷射一层混凝土,增强坡面的稳定性

泥石流

预防措施

• 沟谷清理

居住在泥石流沟谷附近的居民,要定期对沟谷内的堆积物进行清理,包括树枝、落叶、土石等。这些堆积物在暴雨的冲刷下容易形成泥石流。可以组织居民在每年的旱季对沟谷进行清理,重点清理沟道中的狭窄地段和弯道处的堆积物。

• 设置预警标志

在泥石流沟谷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设置明显的预警标志,如警示牌、警示旗等。警示牌上要注明泥石流的危害、逃生路线等信息,让居民和过往行人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危险的存在。

治理措施

• 引导水流

在泥石流沟谷内,可以通过修筑一些简易的导流堤来引导水流。导流堤可以采用土堤或沙袋堆砌的方式,沿着沟谷的一侧或两侧修筑,引导水流沿着特定的方向流动,减少水流对沟谷两侧山体和堆积物的冲刷。导流堤的高度一般为0.5 - 1米,宽度为0.3 - 0.5米。

• 拦挡土石

在沟谷内设置一些简易的拦石坝,拦截泥石流中的土石。拦石坝可以用木材、竹子等当地材料搭建,在坝体上填充一些石块和沙袋,增强拦挡效果。

地面塌陷

预防措施

• 注意地面异常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地面是否出现下沉、裂缝、冒水等异常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地下工程施工(如地铁建设、地下管道铺设等)附近的区域,更要加强观察。如果发现地面有轻微的下沉或裂缝,要及时采取措施,如用水泥浆对裂缝进行填充。

• 避免过度取水

在一些农村地区,如果是依靠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要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可以通过修建蓄水池、收集雨水等方式,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治理措施

• 填充塌陷坑

如果地面出现了较小的塌陷坑,可以用土石、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填充。先将塌陷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分层填充土石,并进行夯实。对于较深的塌陷坑,可以先填充一些大块的石头,再用土石和混凝土填充至地面平齐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