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昌江 > 图看昌江

昌江“双节”人气爆棚

发布时间: 2025-10-10         作者: 文丨徐鑫鑫         来源: 魅力昌江         访问量: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昌江区各大景区人气爆棚,开窑盛景、非遗展演、潮玩体验、暖心服务交织成一幅鲜活的假日画卷,让无数游客在触摸千年瓷韵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陶瓷文化深度游火热非遗演出吸引游客

在昌江区,陶瓷文化从不只是“看”,更是“玩得到、摸得着”的鲜活体验。


“特意带孩子来参加开窑仪式,想让他看看老祖宗的制瓷智慧。”10月5日,宁封窑国际陶艺村的柴窑前,来自上海的李女士正举着手机录像。当日,宁封窑每月一次的古法柴窑开窑仪式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非遗传承人共赴“窑变天成”的视觉盛宴。现场,一声“开窑大吉”后,带着自然落灰与窑变痕迹的作品刚亮相,便响起阵阵惊呼。看完开窑仪式后,李女士还带着孩子一起参与了宁封窑的陶神令通关、陶乐里瓷艺体验等主题活动,在游戏通关与动手实践中沉浸式感受陶瓷文化。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里,“景博·瓷文化”课堂每天人气满满,孩子们在“听故事+做手工”中收获独特的非遗记忆。博物馆的《何以文明》沉浸展更是成了“网红打卡点”,游客戴上VR眼镜,就能“穿越”到古遗址,感受文明的脉动。


古窑民俗博览区内,挑坯挑柴的非遗展演现场,游客们看得津津有味;玩陶DIY体验区,大人小孩围坐在陶艺台前,指尖揉捏间,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素坯逐渐成型;手工制瓷生产线前,工匠拉坯、画坯的娴熟技艺引来阵阵惊叹,来自安徽的游客李女士带着女儿驻足良久:“以前只在课本里见过制瓷,现在亲眼看到,才知道每一件瓷器都藏着工匠的心血。”

山野潮玩点燃城市烟火休闲游激发消费活力

走进昌南里世界陶瓷潮玩小镇(陶玩里),全球潮玩馆里人流如织,玻璃柜里的萌系手办、酷飒机甲让潮玩爱好者挪不开眼,来自上海的95后游客小林举着手机不停拍照:“每一款都想带回家,感觉双手根本不够用!”在陶玩里大屏广场,“一人之下”主题活动更是点燃粉丝热情,张楚岚、冯宝宝、武当王也等角色巡游刚亮相,就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举着相机追拍,欢呼声此起彼伏。


夜幕下,陶玩里非遗“打铁花”表演震撼登场——师傅们将炽热铁水泼向空中,瞬间化作漫天金花,金色火花在黑夜里绽放又落下,像一场梦幻暴雨。游客们看完后激动地表示:“比烟花还好看!原来老手艺这么酷!”

宁封窑国际陶艺村的火了噜噜营地,将山野风光与趣味体验完美结合,成为亲子家庭、年轻群体的最爱。在“窑蹦乐园”里,超萌的“噜噜兽”“煤烦恼”主题蹦床前挤满了大小朋友。而在窑烤区,游客们围在窑边,看着面团渐渐鼓起、披上金黄外衣,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傍晚6时,营地的烧烤区率先热闹起来,游客只需带着食材就能“空手开烤”。“不用自己准备装备,太省心了!”来自安徽的一家人告诉记者,他们一行10人特意选择在这里团建,“白天看开窑学文化,晚上烤烧烤听音乐,疲惫全没了。”

志愿服务添温情昌江“窑火红”温暖游客心

在昌江的景区里,一抹抹“窑火红”格外亮眼——这是昌江区“窑火红”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是双节里最暖的风景线。


古窑民俗博览区里,志愿者们有的主动接过游客手中的相机,为他们拍下一张张满意的合影;有的有序引导车辆停放,避免拥挤;有的热情指引景点方向。“我们年纪大了,不会用智能手机,多亏了小同志耐心教我们,还帮我们规划游览路线。”一对老年夫妇握着志愿者的手,连声道谢。而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志愿者们守在展厅入口,为游客解答“最佳游览路线”,遇到推着婴儿车的游客,还会主动引导绿色通道。


从答疑解惑到应急帮扶,昌江区“窑火红”志愿者的身影穿梭在景区各个角落,用热情与专业,让游客在昌江的旅途更顺畅,收获游客频频点赞。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