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昌江 > 投资昌江 > 投资政策

昌江区发布贸易兴区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 2023-06-26         作者: 徐笑月         来源: 魅力昌江         访问量:

日前,在十二届昌江区委第42次常委(扩大)会上,审议通过了《昌江区贸易兴区行动计划(2023—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为昌江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大力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昌江指明了方向。

记者从区商务局获悉,该《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用四年时间(2023—2026年),大力推进贸易兴区,商贸流通体系更加完善,消费市场能级不断跃升,商品和服务品质明显提升,数字商贸和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更加旺盛。力争到2026年底,全区内外贸总额达240亿元,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0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8.5%和26%左右;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超200家,年均新增30家以上;外贸企业增加12家,年均净增3家。

《行动计划》强调,要分为“四大行动”来实施。一是实施消费促进提升行动。打造昌江“五大”特色街区。围绕昌南里休闲时尚街区、古窑陶瓷文创街区、三闾庙明清文化街区、镇生活都市消费街区、锦绣昌南体验消费街区“五大”特色街区,推进优质商业设施建设,全力打造魅力新昌江商业地标,提升消费能级。力争到2026年,打造1-2个省级示范商业街区;做旺商贸消费市场。节假日举办商贸文旅消费节,构建政银企互动新局面,全区每年组织举办2次以上大型消费促进活动;繁荣文旅消费。推动古窑景区、宁封窑陶瓷文创景区、昌南里休闲时尚街区“大碗”、荷塘红色书院、月亮湖休闲体验景区等景区提档升级;点亮夜间消费。打造镇生活、三河村美食一条街、昌南里休闲时尚街、206国道鱼丽产业消费带等特色消费场景;推进社区商业便民高效。推进城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挖掘评选一批城区最受居民欢迎的餐饮店;提振农村消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做大做强“古镇丽阳”“幸福酱坊”等本土特色品牌;刺激大宗消费。着力推进建材下乡、家电下乡活动,进一步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带动大宗商品进入乡村市场。

二是实施外贸发展提速行动。加快跨境电商基地建设。探索跨境电商新业务新模式,力争到2026年底,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商龙头企业2家,创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1个。推动全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5亿元;提升服务外贸企业水平。探索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解纷平台,引入国内调解组织、仲裁机构;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落户昌江,到2026年,力争引进落户2家大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三是实施电商经济提振行动。发展电子商务贸易。打造宁封窑直播产业基地、新都制瓷小镇等一批新晋网红商品、网红店铺、打卡消费地;拓展电商销售渠道。通过“外引”和“内培”,吸引电商企业入驻中心共享资源、抱团发展;提升商贸物流效率。加快完善区镇(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城乡流通“微循环”。到2026年基本实现“乡镇有中心、村村有网点、家家通快递”。

四是实施商贸主体壮大行动。加快优质消费载体招引培育。充分利用“进博会走进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三请三回”活动等重大招商活动的契机,力争到2026年全区新引进投资超亿元商贸项目1个以上;加大商贸流通市场主体培育。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到2026年培育限上5000万元以上批零企业4家,其中亿元以上批零企业1家;培育限上500万元以上住餐企业10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住餐企业6家;对新入统商贸企业,且连续两年在库,由区财政给予3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培育特色化出口生产企业。支持“2+1+N”特色产业相关企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到2026年底,培育外贸企业12家,其中外贸进出口额十亿元以上企业3家,进出口额亿元以上企业5家。

唯有实干奋斗,才能铸就辉煌。昌江区将以行动计划为指南,一步一个脚印,全力以赴、众志成城加油干,共同推动贸易开创新局面。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