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在昌江 丨 双轮驱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 2025-07-01 作者: 汪晓轩 来源: 魅力昌江 访问量:
在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与金融司法改革的背景下,昌江区人民法院以考核指标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与金融审判领域同步发力,形成“双轮驱动”的司法服务新格局,以“四化”举措打造金融司法特色品牌,为昌江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昌江法院以2024年度省高院考核指标为参照,在解决商业纠纷与办理破产两大核心领域持续发力,多项指标实现满分达标。数据显示,诉前调解纠纷平均办理时长仅1.52天,解决商业纠纷平均审理时间40天,电子送达率达93.69%,首次执行案件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执结率100%,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合格率亦为100%。在办理破产方面,破产案件申请审查平均天数17天获满分,破产平台应用率达100%,“执转破”破申字号立案案件数量占比100%,彰显出司法程序的高效与规范。
在改革创新层面,法院推出系列务实举措。解决商业纠纷领域,推动民事二审立案跨域协作、电子卷宗全流程应用及小额诉讼程序拓展,实现审限外衔接时长缩短与简易案件快速审结;办理破产领域,完善管理人选任机制,建立公益管理人制度,推进破产审判信息化平台“一站式”集成,并探索预重整、重整机制创新,助力困境企业重生。此外,引入“法院+民非组织”新模式,联合景德镇市昌江区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构建多元解纷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有效降低诉讼成本、减轻司法压力。
面对金融纠纷数量剧增、标的额高、专业性强的新态势,昌江法院成立金融法庭,创新推出“信息一体化、审判集约化、解纷多元化、团队专业化”的“四化”举措,打造金融司法服务新高地。
在信息一体化建设中,法院依托“互联网+诉讼服务”模式,引入智能文件收转柜、立案服务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平台,实现网上立案、缴费、查询全流程在线办理,专设远程调解室支持互联网开庭,大幅提升司法服务便捷性。审判集约化方面,推行类型化案件“集中立案、送达、庭审、宣判”标准,明确标的额39091元以下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实现“简单案件快速审、重大案件精细审”,有效降低纠纷解决成本。
解纷多元化机制融合多方力量,通过 “金霞调解室”联合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成立调解委员会,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联动体系,与通讯运营商合作修复“失联人员”信息,建立调解员奖励机制,创新“司法释法+调解通情”的组合解纷模式,同时延续“法院+民非组织”创新模式,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团队专业化建设则精选员额法官组建专家型队伍,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功能统一裁判标准,加强“金融+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金融审判夯实人才基础。
截至2025年5月底,金融法庭受理金融民商事纠纷案件19042件,审结18818件,结案率达98.82%,平均办理用时仅21.44天,新收案件标的总金额33.21亿元,以高效司法服务保障了区域金融秩序稳定。
从营商环境优化到金融司法创新,昌江法院始终以法治为笔,以创新为墨,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提升司法质效的道路上持续探索。未来,将以府院联动与预重整机制为抓手,进一步释放司法效能,为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更多“昌江经验”,助力瓷都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