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昌江榜样

新时代赣鄱先锋之于莹

发布时间: 2025-07-23                 来源: 魅力昌江         访问量:

深耕社区践初心  情系百姓暖民心

——记昌江区西郊街道胜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于莹
于莹,现任西郊街道胜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在胜利社区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她时而俯身倾听老人的家长里短,时而蹲在施工现场查看改造进度,时而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居民的诉求。她就是胜利社区党委书记于莹,一位扎根基层18年的“老社区人”。她常说:“社区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事事连着民心。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就是我们社区书记的初心使命。”
扎根基层,做社区治理的“领航人”
她以“三心工作法”为指引,“初心、暖心、同心”全面推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运用“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的模式,围绕“三新”组织,聚焦“五老”群体,运用“六共”工作法,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服务,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度和满意度,努力创建“爱心、便利、智慧、安心”的新时代幸福社区。自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以来,她一直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增强社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让班子成员更团结,关系更和谐、干劲更充足。
她牵头打造“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充分利用五老群体志愿服务队,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造、临街路面坑洼破损等民生难题20余件。创新建立“居民议事厅”机制,累计召开协商会35场,化解邻里纠纷、停车难、物业难等问题48起。为促进社区和谐,实现“小矛盾不出院落,大纠纷不出社区”,她把维稳工作摆上工作日程。曾有过一名诉求人员吴某,情况比较复杂,针对吴某的特殊情况,她既耐心劝导、多次平息其激动情绪,又积极联系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反映其思想生活动态,解决生活实际困难。由于工作措施得当,解决了沉积多年的诉求。
心系群众,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
胜利社区的4321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短缺、困难群体集中等问题突出。她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笔记本走家串户,用3个月时间走访了600余户居民,记下了几十条群众诉求。翻开她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18栋路灯损坏,老人夜间出行不安全”“4321小区充电桩数量少,电动车飞线充电隐患大”“孤寡老人石老师无人照看”……她就像一台储存了大量信息的电脑,哪个家中是否有残疾人、是否有老党员、是否有独居老人、是否有海外关系,她都记得十分清楚。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成了她的“心头大事”。

她常态化走访孤寡老人、困难家庭,始终将居民的冷暖放在心上。社区老党员黄老,眼睛失明,她经常带领社区党员志愿者去他家中看望,陪他唠嗑读红书,联合辖区企业共建单位上户慰问。社区残疾人樊某,夫妻俩身体都患有慢性疾病,无稳定工作收入微薄,治病、供儿子读书,家庭开支较大,生活困难,她了解情况后,与街道民政办联系,为他们申请低保增补,并帮助她向就业局申请公益性岗位补贴,缓解他们家庭困难。

她秉持“关爱未成年人,共筑美好未来”的理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努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社区的关爱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创新赋能,做社区发展的“开拓人”

她积极探索“互联网+社区治理”模式,牵头开发“智慧社区·基层治理服务平台”,设置“数据中心、数字社区、智能安防和社区治理”等板块。针对社区居民反映的辖区内非机动车电瓶被盗,机动车被刮、机动车抢占消防通道等现象,社区在国信物业正在使用的70个普通高清摄像头的基础上,牵头景德镇电信公司对小区主要通道完成10个AI智能摄像头的启用管理,功能涵盖违停占道警报、人群聚集识别、垃圾检测、人脸抓拍和云广播等。
通过基层治理服务平台网格化精细管理,各网格员可闭环处理居民上报事件和AI警报事件,根据事件转派机制协同横向部门参与治理。社区“两委”干部根据当前中心任务要求吹哨派单,网格员手机定位、到场处理,将结果反馈平台,工作轨迹一目了然。同时,基层治理服务平台根据事件类型分布和处理状态,进行实时智能化事件分析,科技赋能社区治理。去年暴雨期间,网格员通过手机端巡查发现国信御城小区地下车库存在积水,立即上报信息,社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2小时内完成抽水作业,保护了群众财产安全,避免了事故发生。

她用脚步丈量着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温暖着每一位居民。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她没有豪言壮语的承诺,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胜利社区,她是群众口中的“贴心书记”,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更是基层治理一线的一面鲜红旗帜。正如她常说的:“社区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